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20/13℃、25/16℃、30/18℃)对地被菊?紫娇‘生长发育及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期为温度诱导地被菊成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地被菊?紫娇‘花芽分化进程分为九个时期,分别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启动期、总苞鳞片分化初/末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末期、花冠形成初/中/末期。20/13℃处理、25/16℃处理第6d启动花芽分化,比30/18℃处理、CK处理提前3d。20/13℃处理最早进入总苞鳞片分化初期,比25/16℃处理、30/18℃处理提前3d,20/13℃处理、30/18℃处理完成总苞鳞片分化均需要15d,比25/16℃处理延长3d;25/16℃处理、30/18℃处理完成小花原基分化比20/13℃处理提前6d;25/16℃处理花冠形成期耗时9d,花芽分化的总时长为42d,比CK处理提前30d完成分化。(2)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中酶活性(SOD、POD)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SOD活性均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达到峰值,30/18℃处理SOD活性小花原基分化期显著高于20/13℃、25/16℃处理(p<0.01)。20/13℃处理在总苞鳞片分化期POD活性显著高于25/16℃处理、30/18℃处理(p<0.01),30/18℃处理POD活性在花冠形成期显著高于20/13℃处理(p<0.05)。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小花原基分化期及花冠形成期,30/18℃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5/16℃处理(p<0.05)。在小花原基分化期及花冠形成期,25/16℃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20/13℃处理(p<0.05)。从花芽分化启动期至小花原基分化期,20/13℃处理、25/16℃处理、30/18℃处理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20/13℃处理在花冠形成期淀粉含量显著高于30/18℃处理(p<0.01)。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处理色素含量均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达到峰值。20/13℃处理在小花原基分化期叶绿素(a、b)含量显著低于25/16℃处理、30/18℃处理(p<0.01),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同25/16℃处理、30/18℃处理差异不显著。从总苞鳞片分化期至小花原基分化期,25/16℃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幅最大。(3)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整个花芽分化过程需要的热量即为有效积温。20/13℃、25/16℃处理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87日度、441日度,所需热量少于CK处理(1066日度)。分化完成时,25/16℃处理株高、冠幅均显著小于20/13℃处理(P<0.05),节间长同20/13℃处理、30/18℃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同温度处理下株高、冠幅及节间长均小于CK处理。25/16℃处理分化完成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20/13℃处理、30/18℃处理(P<0.05),淀粉含量显著低于20/13℃处理、30/18℃处理(P<0.05),同CK处理差异不显著。(4)25/16℃处理下,现蕾期分别比20/13℃处理、30/18℃处理提前12d、3d,露色期比CK处理提前42d,露色期至盛花期历经27d,20/13℃、30/18℃处理初花期、盛花期同CK处理接近,25/16℃处理盛花期比20/13℃、30/18℃处理提前44d。不同温度处理下?紫娇‘株高、冠幅及节间长均显著小于CK处理(P<0.05),开花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