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大麻配体及大麻受体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危及生命的神经疾病。中风是人类第三大致死因素,人类在中风上的花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而幸存者往往伴随有残疾和部分功能的丧失。国内外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开发从未停止过。目前临床已经有一些新药例如t-PA等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保护和治疗,但这些神经保护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往往并不能令人满意。此类药物大多存在治疗时间窗窄,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在脑血管疾病发生损伤时可供选则的有效神经保护药物缺乏成为临床治疗这一类疾病的“瓶颈”。现在,寻找选择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类的新药仍然是当务之急。大麻(cannabis,marijuana)英文名来源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苏美尔人。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并且使用人群最广泛的的致幻剂。中国最早在大约4000年前就将大麻用于生产生活和医学治疗用途。大麻可以产生令人愉悦的状态,包括虚幻的感觉,欣快感;此外大麻还具有镇痛,止吐,引起共济失调,心动过速,体温降低,降低眼压,引起短期记忆出现缺失等作用特点。大麻中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是Δ9-THC。大麻具有许多药理作用,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大麻类提取物常常被滥用,并且产生不良精神症状和较明显的成瘾性,这些负面的作用影响了人们对于大麻药物进一步研究热情。1988年,Matsuda等发现了大麻受体亚型CB1受体,它们主要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组织;这两种大麻受体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与很多其他G蛋白类受体相似的特点,如大麻受体结构中都包括有7次跨膜的α螺旋结构。大麻受体CB1在脑部分布于苍白球,纹状体,黑质,海马,在小脑和大脑皮层均有较高密度大麻受体亚型CB1分布。此外在睾丸,输精管,子宫,肺,小肠,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发现CB1受体的存在。大麻CB1受体结合了多条信号转导通路。1993年Munro等成功克隆大麻受体CB2受体,最早的研究发现CB2存在于外周组织。CB2主要分布于脾,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大麻受体CB2在巨噬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中均具有较高表达量。人们普遍认为大麻受体CB2与人体内炎症反应具有密切关系。1992年以色列的Devane等研究室首次从猪脑中提取出一种内源性大麻素样物质:花生四烯酸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ndamine,AEA),随后又从大鼠脑中分离出了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glycerol ,2-AG),这两种大麻内源性配体具有与大麻植物提取物△9 -THC极为相似的三维结构,并且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也产生和△9-THC相似生理作用。这两种大麻内源性配体结构均属于花生四烯酸类衍生化合物。在哺乳动物体内AEA浓度远远高于2-AG浓度,目前它们是被公认哺乳动物体内作用于大麻受体的内源性大麻配体。大麻受体、内源性大麻素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酶及降解酶共同构成了大麻系统(The endocannabinoid signaling system ,ECS )。大麻特异性受体和大麻内源性配体的发现引起了对大麻系统研究的热潮。大麻系统存在的发现,宣示了一个新的脑啡肽时代的来临。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大麻内源性配体--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是人体内大麻受体CB1和CB2受体最主要内源性配体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如脑组织、心脏、脾脏和子宫等组织,通过大麻系统作用发挥对哺乳动物内许多复杂生理过程的调节。由于大麻系统对不同代谢失调或疾病具有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作用,大麻系统中大麻内源性配体和大麻受体从一开始被发现就一直是人们研究重点。由于大麻系统作用非常复杂,关于大麻配体在许多疾病中的作用现在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的焦点;调节大麻受体也是大麻系统方向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代谢性失衡或神经性损伤疾病中进行调节大麻受体CB1/CB2产生的作用主要是保护作用还是造成负面损伤恶化症状也存在较大争执。事实上,调节大麻系统大麻受体CB1/CB2受体的活性,发挥大麻系统药物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是目前脑神经保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目的1.建立稳定可靠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分析生物样品中大麻内源性配体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方法;2.通过测定哺乳动物体内不同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大麻内源性配体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加深对大麻系统的认识和了解;3.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脑内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在缺血/再灌注发生时所产生的变化,并对变化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4.建立脑缺血/再灌注联合用药大麻受体CB1拮抗剂和大麻受体CB2激动剂的给药方案,进一步探讨通过调节大麻系统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产生保护作用的药物新组合方案和药物作用的机制。方法1.首先使用荧光衍生化试剂DBD-COCl衍生化花生四烯酸乙醇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衍生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同时对方法学可靠性进行验证;2.摘取哺乳动物体内不同组织器官和体液,样品处理后,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样品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含量;3.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测定处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取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织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含量变化;4.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联合用药大麻受体CB2激动剂和大麻受体CB1拮抗剂,首先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然后检测大鼠脑部梗死体积和大鼠局部缺血区域血流量变化,通过实验对联合用药调控大麻系统受体用于脑缺血治疗这一新给药方案及机制进行初步讨论。结果及结论1.成功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体内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我们建立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成功用于不同生物体组织或体液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分析测定;同时完成对哺乳动物体内不同组织和体液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测定;不同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大麻内源性配体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浓度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大麻系统在不同部位具有的复杂调控功能和不同生理作用有关;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时,AEA浓度明显升高,AEA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作用机理可能包括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如抑制钙离子通道,减少水肿症状,产生体温降低等机制发挥保护作用;脑缺血再灌注下大鼠脑内对侧半球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浓度明显升高,预示模型大鼠全脑都参与了缺血再灌注后的生化过程并且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时间延长,脑半球两侧AEA浓度水平差异减小,脑部AEA在缺血后发生再分布。3.联合用药后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改善,局部血流量增加,脑梗死体积较小;大麻素受体CB2激动剂联合大麻受体CB1拮抗剂通过改善局部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和减小梗死面积对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产生了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为完成某型飞机输配电实验平台的设计,按照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思想,采用基于PCI总线架构完成了实验平台测控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采用虚拟仪器设计思想并使用LabVIEW2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方向和核心领域。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0年、2011年的Landsat TM影像数据,经过TM影像各波段的优选分析,土地利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居家养老更是老人的需求,是当今社会老人养老的首选。收纳形式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让物有
化肥对于江苏省水稻产量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的促进了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也给江苏省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等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虽
201 1年开始,在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转型和世界经济形式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能过剩、库存压力持续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国外高端市场的价格敏感度持续上升,市场高端客户群体需求趋势持续下探;客户越来越多的期盼购买回本周期更快的产品,来规避市场快速变化的风险。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获得相关国家的积极响
近几年各地农产品季节性的“卖难”的事件频繁发生,而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却不断上涨,供需严重脱节,加之食品安全频发,这给生产者、零售商、政府都提出来挑战。由于农产品是人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打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中国由陆地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渔业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明清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又是中外海洋社会经济大碰撞时
实现农业现代化既要发展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还需要通过大力推广农机化以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成本,但是我国农村土地的细碎化经营现状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