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江苏片区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的易灾环境,从而导致流域历史上频繁发生洪涝灾害。随着太湖流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孕灾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化影响与土地结构的变化,海平面上升与城镇地面下沉,汛期河湖水位猛涨,河湖淤积加重等。这一系列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加重了本地区的洪涝灾害受损程度。   本文以太湖流域江苏片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区洪涝灾害成因与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对该区洪水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理论为基础,开展洪灾风险因素因子识别分析,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分析洪灾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承灾体易损性空间展布情况及洪灾风险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洪灾损失提供现实指导。成果汇总如下:   (1)对太湖流域洪水特性、洪涝灾害成因与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理论为基础,开展了洪灾风险因素因子识别分析,分析了反映研究区洪水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特性的洪水自然特征以及反映承灾体状况的洪水灾害社会特征,描述了本流域洪灾风险研究中选择的一些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因子指标,为本文接下来进行的基于GIS的洪灾危险性空间分布、承灾体易损性空间展布以及洪灾风险空间分布规律打下基础;   (2)选取降雨量、水系及地形作为洪灾危险性评价因子,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选取人口密度、平均GDP及平均播种面积为洪灾易损性评价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就每个因子对洪灾危险性和易损性影响程度做综合分析,得出各因子对洪涝灾害风险影响程度分布图;   (3)根据实际数据统计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域自然特点以及各致灾因子的特性,利用AHP法,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在进行一致性检验后,获得了各因子对洪涝灾害风险影响程度的权重。通过图形叠加,得到研究区洪灾危险性空间分布图、洪灾易损性空间分布图和洪灾风险空间分布图。洪水灾害危险性分布图主要反映了洪水灾害的自然属性,洪水灾害的易损性分布图主要反映了洪水灾害的社会属性,洪水灾害风险图则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   结果表明,①太湖流域江苏片大部分地区的洪灾危险性较大,阳澄淀泖区、武澄锡虞区洪灾危险性程度明显大于湖西区,尤其以阳澄淀泖区为严重;②经济发达的阳澄淀泖区、武澄锡虞区的洪灾易损性比湖西区大;③洪灾风险程度较大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河网密集的阳澄淀泖区及武澄锡虞区的东部,随着湖西区经济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风险也将增大。
其他文献
超华科技公司以PCB制造起家,持续向上游原材料产业拓展,“纵向一体化”是其布局多年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超华积极探索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逐渐加大对于下游智慧平台与上游产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大大促进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这也使锂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成为现在材料研究的热点。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是正极材料,正是正极材料的许多问题,限制了锂离子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古对今》中看似没有关联的生字,则需要深入分析字理,再抓住相同的部分进行串联.
本文用Al2O3、轻烧矾土、金属Si粉、金属Al粉、CaCO3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添加剂(Y2O3、TiO2、Fe2O3、NH4Cl、NH4F)和晶种(α-Si3N4、α-Sialon),氮化反应合成Ca-α-Sialon粉体,探讨
建立和完善对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是目前污染生态化学的研究热点,在多水平层次上的系统和敏感的毒性检测方法是评价
树脂基磷酸锆是一类新型的复合环境功能材料,在水体重金属深度净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磷酸锆具有无定形和晶形两种形态,晶态差异对吸附重金属性能的影响少有报道。此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应对疫情,多地紧急启动应急医院建设工程.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装公司”)三线作战,有
期刊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磷资源短缺和水体富营养化的矛盾。随着污水生物强化除磷工艺的广泛应用,大量产生的富磷污泥需要处置。因此,若能有效回收富磷污泥中的磷,则可以缓解磷资
从除夕正式进入武汉雷神山工地现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装公司”)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始终明白,材料早一分钟入场,医院就
期刊
本文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的热爆法,以Al粉、Ti粉、C粉为原料合成Al-Ti-C中间合金。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粉料颗粒以及配方的变化对Al-Ti-C中间合金微观组织及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