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将2004-2011年中AMI患者住院临床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不同气温因素与AMI发病风险之间的独立关联,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AMI的发生。方法:1.历史文献法。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数据资料,对急性心肌梗死与气象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2.统计分析法:(1)采用统计描述研究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环境下AMI患者入院治疗的人数(作为研究医院覆盖范围内AMI发病人数)分布。(2)研究AMI发病与平均气温、极低温、日温差的关系时,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评价2个分类变量分布的关联性及组间发病人数的差异。(3)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评价多个气象因素与AMI发病的独立关联性。结果:1.不同年份之间的患者入院临床状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各年的不同月份直接发病人数明显不同,呈“夏少冬多”分布,与平均气温呈逆相关。不同月份之间的患者入院临床状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3.对于平均气温,本研究分别分析了其与当天发病人数、之后第一天发病人数和之后第二天发病人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气温与之后第一天(p=0.017)和第二天(p=0.007)时的发病人数存在逆相关,即平均气温越低,发病人数越多。但与当天发病人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在研究调查的8年间,共出现284天出现-10℃以下的极低温。极低温之后第二天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非极低温日(p=0.043),但就当天(p=0.304)和之后第一天(p=0.345)的发病人数而言,却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根据每日的日温差进行分组比较后可以发现,日温差与之后第一天(p=0.012)的发病人数存在正相关,即日温差越大,发病人数越多。但与当天(p=0.605)和之后第二天(p=0.142)的发病人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5.在多元分析中,之前一天时的日平均气温与当天出现AMI住院患者的概率存在独立相关性:平均气温每升高5℃,出现AMI住院患者的概率降低5%。之前两天时的日平均气温和日温差均与当天出现AMI住院患者的概率存在独立相关性:平均气温每升高5-C,出现AMI住院患者的概率降低6%;而日温差每增大2℃,出现AMI住院患者的概率升高4%。结论:针对气温对于AMI疾病的影响,我们建议:建立气温指数引导人们关注气温变化时AMI患者的应对措施;建立三级预警网络,包括个人、社区和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分三个等级对AMI患者因气温变化发病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建立包括健康教育和入院护理相关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