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孑农(1909~1993),中国早期的著名导演、戏剧家。他当过作家,做过编剧,是戏剧、电影导演,还是多部电影主题曲的作词人。30年代先后任《开展月刊》编辑、《新民报》副刊编辑、创办《矛盾月刊》任社长兼总编,出版《戏剧专号》。1935协助唐槐秋建立“中国旅行剧团”,之后参加“中国舞台协会”进行抗日演剧活动,1936进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任编剧。1937年至1945年进入中央电影摄影场,任编导委员、“中电”剧团秘书、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常务委员,期间拍摄多部优秀记录片,并对戏剧理论和电影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抗战胜利后从事戏剧教育工作,编导多部故事片,之后进入上海淮剧团工作,90年代初写下了《舞台银幕六十年——潘孑农回忆录》记录了他这一生影剧生涯的峥嵘岁月。从文学到戏剧再到电影,体现出潘孑农丰富的创作与独特的影剧思想,他用影像和文字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本文通过潘孑农的影剧活动出发,结合史料说明这位电影人在1930年至1949年间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对早期中国电影所做的贡献。本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构成。绪论阐明论题意义、国内的研究状况、史料的搜集和准备以及研究思路等。正文部分主要集中在1930年至1949年间,对他重要影剧活动时期进行划分,分段式地分析潘孑农的影剧活动和影剧思想。第一章从潘孑农早期的影剧活动(1930~1937)开始入手,梳理了潘孑农早期从文坛到剧坛再到影坛的状况。1927年至1934年间,原本是政府单位职员的他,因爱好文学写作,变成了《开展月刊》与《矛盾月刊》的编辑,1935年进入戏剧界参加各类戏剧活动,同年进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编剧《神秘之花》、《花开花落》、《弹性女儿》等片,并与刘雪庵合创《长城谣》。30年代中期的潘孑农已小有名气,并且他的影剧观念开始初现。第二章探析潘孑农在大后方与战后时期(1937~1949)创作的纪录片与故事片所作出的贡献。1937年潘孑农进入中央电影摄影场,同时担任“中电”剧团秘书、编导委员会成员、艺术委员会主任,随“中电”西迁重庆后,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活跃的西线》、《我们的南京》、《第二代》等,因他的身份和优质的创作,对当时大后方的记录片具有较大推动和促进意义。战后他还编导了故事片《街头巷尾》、《大户人家》、《彩凤双飞》等。从这一时期潘孑农来看,是他电影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也是对战时中国电影具有较大贡献的时期。第三章归纳总结潘孑农影剧思想的特质,从他的创作本体观念、银幕表现和理论批评等方面揭示其形成的主要历史原由。论文借助文字史料、影片、本事与个人回忆录以及对潘桦先生(潘孑农之子)的访谈,回溯潘孑农与影剧为伴的艺术人生,透视其影剧思想形成的隐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