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外资银行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过高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不仅大大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侵损银行资本,使之丧失国际竞争力,还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不良资产还将不断产生,而且由于近几年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和持久进行,剩余存量不良贷款收回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因此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如何化解不良资产的风险,是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由浅入深的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展开。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国内和国外在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面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是不良资产概述,介绍不良资产的概念、分类方法,透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及危害。第三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国家体制和制度方面、银行内部操作和外部干预上、企业动机等方面,着手分析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第四章章基于第二章的比较论述,分析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化解不良资产的意义,并根据中国国情就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分析。第五章论述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等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方法。第六章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程序并对“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介绍美国次债危机,分析美国产生次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得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的独到之处主要是:第一,本文对我国商业不良资产的形成、规模、危害等分析详细、系统,无论是不良资产产生的愿因还是危害,都分别从企业、银行、国家等参与主体角度展开分析。第二,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实证分析按照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程序一步一步展开。第三,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对资产证券化这样的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了怀疑的情况下,本文本着实事求是态度分析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作用。研究学习国外经验教训,做到取其利而避其害,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道路,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