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越来越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接受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尽管关节外科医生采取各种措施期望降低感染风险,但遭受人工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患者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成为早期膝关节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假体周围感染被认为是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PJI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非手术治疗、一期翻修及二期翻修等。在众多治疗方式中,二期翻修被认为是治疗感染的金标准。二期翻修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旷置手术,包括关节腔清理、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植入,旷置手术后需要继续规范抗感染治疗;第二阶段在感染治愈后取出临时假体并使用膝关节翻修专用工具重新植入新的人工关节假体。PJI患者活动能力差,卧床时间长,加之感染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这极有可能导致血栓及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因此在上述事件发生前应积极关注高危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通过监测血栓形成前的高聚集状态提供有价值的预警信息。近年来血小板在感染性疾病的炎症进展、代谢调节方面的作用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中,血小板通过增强活化和聚集功能来辅助免疫细胞控制感染。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与细菌感染病情密切相关,并且在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也会呈现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本研究人群设定为确诊为PJI的患者,且治疗方式为二期翻修。研究目的:探索PJI患者接受旷置术治疗前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探索PJI患者经旷置术治愈感染后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总结出PJI患者感染治愈前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方法1.分组:纳入2017.10至2018.04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诊断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且手术治疗方案为“二期翻修”的患者共计21例21膝,设为A组。同时纳入21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设为B组。2.手术方式:A组膝关节旷置手术方式均为“膝关节清理术+关节假体取出术+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植入术”,手术操作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围手术期根据病原学结果给予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术后常规低分子肝素抗凝。B组手术方式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标准术式,手术操作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术后常规低分子肝素抗凝。3.围手术期采血点:42例患者围手术期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小板功能,A组采血点为膝关节旷置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术后12周,共计6个采血点;B组采血点为膝关节置换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共计5个采血点。4.血小板功能检测方式:每日晨起空腹或餐后2小时以上抽取外周静脉血2-3ml,采血时安抚患者保持镇静,尽量床旁采血后马上送样本检测,检测及采血室内温度控制在24℃±2℃,若在低温条件下必须传递血样,应放入22℃-28℃保温盒中,传递过程中避免震动。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血小板的活化:不要拍打采血部位、尽量不用止血带、检验标本尽量选用第二管血,并且在2小时内完成上机检测,血液样本使用3.8%枸橼酸钠双层真空采血管采集。5.PL-12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使用方法:PL-12血小板分析仪实验前先灌注诱聚剂,然后将样本置于仪器的待测位置,按“检测”键,等待测试完毕,自动打印结果。结果1.MAR与AAR: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分别所测的结果,A组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T: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分别所测的结果,A组相比B组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LT: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所测的结果A组相比B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PV: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所测的结果,A组相比B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术后12周与术前1天相比,MAR、AAR、MPV、PLT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术前1天相比MAT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JI患者旷置术前聚集功能异常,其血小板聚集率较普通患者更高,血小板计数较普通患者更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普通患者更高。2.PJI患者术后14天内血小板功能高度活化,血小板聚集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术后14天内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血小板计数低于普通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普通患者。3.PJI患者旷置术后12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术前自身水平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