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特有精神的表征,是学校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本文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中国的大学“校训”为主线,考察了中国266所大学的校训,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校训进行结构分析,揭示出大学场域里“诸神的斗争”,大学在追求学术独立时受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干涉。另外,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校训的分析,探明大学随着社会的变迁,其办学理念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涌现出不同的话语方式。首先,本文考察了校训的起源。在中国古代的文字中,并没有“校训”二字,校训是随着中国近代大学的兴起,结合西方“motto”的舶来与日本“校訓”的引进所产生的。本文对“校训”作如下概念性说明:它承载了一系列的价值观,经过学校、社会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等各行动主体间权力的抗衡与斗争的结果,是为了引导学生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所制定的教育原则。其次,本文分析了校训的措辞、内容以及校训产生的权力场域。第一,本文运用社会学的措辞分析,发现尽管中国的大学“校训”有着西方的血统,但是它更多的吸收了中国古代诗词书经的精髓,以及运用了中国汉语语法结构中祈使句的表达,因此在具有强制性的同时,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第二,关于校训的内容分析:(1)在性别方面,早期的中国大学校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倾向于培养“贤妻良母”的女子教育,但是这种差异后来被政治性话语所掩盖,男女都一样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参与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2)与性别不同的是,中国大学校训在地域分布方面不存在差异,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在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大一统”政策推行有关。(3)对中国大学发展影响重要的教会大学,其最初的传教宗旨,在经过与社会世俗力量之间的权力斗争之后,逐渐被本土化和世俗化,因此其校训也从引用宗教的教义转向了对现实的关注。(4)对特殊学校的分析。重点分析了针对盲、聋哑等特殊群体的“关爱”、“自立”的特征,以及分析了私立学校作为一种特殊学校,它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因此其校训很少与其它校训雷同,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第三,本研究认为,中国大学的校训产生与制定紧跟着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国家意志为主流,但是在这种“表面上有序的状态下充满无限的斗争”,各言说主体:国家领导人,知识分子,以及民间的力量在校训产生的权力场域中各显其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最后,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大学校训变迁的研究,反映出不同时期社会对大学的定位不同而产生的大学功能的变化。(1)在中国古典大学时期,大学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2)在现代化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在不断影响大学的定位及其功能:现代化之初,大学承担救国救民重任,在面临外国列强侵略的时候要具有“自强”精神;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大学的政治化倾向使“自由”的追求处于理想状态;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全国的意识形态统一运动深刻影响着大学的独立;抗日战争的统一战线,使大学文化趋于高度重复与雷同;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社会主义改造试图改造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涨的“革命”热情,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阶段;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的冲击,使大学日益技术化与世俗化。(3)在网络与全球化时期,各种解构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学校训不断的被“恶搞”,其实质是针对大学办学的世俗化和市场化,提醒我们重新反思大学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