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股权质押因其多方面优势,如准入要求低、过程简单、约束条件少、股权易流通和易估值等优势,成为大多数企业的融资利器。根据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截至2018年底,我国一年以内进行过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有2008家,其中有1637家民营企业,占所有质押公司的81%,总规模4.6万亿元左右,占总股本的10%,可以发现民营上市企业是进行股权质押的主力军。股权质押为民营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特别是随着2018年初减持、降杠杆新规的实施,股权质押爆仓的风险将与日俱增。从控股股东质押股权的融资发展初衷来看,控股股东为了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并无错处。但是,过于频繁且超高比例的质押行为只会给市场带来不安和恐慌。本文主要以案例研究方法为主,选择了具有鲜明代表的民营上市企业——华映科技为案例研究对象。该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据本文对股权质押交易行业分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发生股权质押交易的民营企业最多,占比达到58.24%,在所统计行业中居于第一。同时,华映科技是全球重要的核心平板显示零部件专业制造商,在电子制造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对股权质押的质押机理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其次,分别从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现状、动因及风险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全部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发展现状,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整体发展水平。再次,以民营上市企业华映科技为例,重点分析了案例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过程,并从案例企业的股权结构入手,深入挖掘其控股股东质押的动机,并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透彻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在新规实施的基础上,验证了其存在的一定局限性,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文章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对具体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2018年新规的出台并没有产生多少实质性的作用,仅仅放缓了企业进行股权质押的脚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规对民营企业的规范程度,只是比照着其对国有企业的要求来执行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融出方接收质押业务的规定,实现对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无死角监控。并进一步强化对质押披露环节的监管,着重从质押融集资金的流向入手,及时关注控股股东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以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最终达到促进股权质押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民营上市公司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