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槽式百叶窗翅片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热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换热效率对汽车空调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以其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质量轻、体积小等优势在汽车空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百叶窗翅片进行了计算,分析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传统矩形百叶窗翅片为研究对象,建立百叶窗翅片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在模型网格划分过程中进行独立性分析,并将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试、经验关联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三种方法所计算结果之间的传热因子j与摩擦因子f误差均小于10%,从而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模拟方法是可行的。(2)通过对常规矩形百叶窗翅片的流速、温度、压力场云图的分析,空气速度较小时,空气与翅片表面的对流换热不充分,翅片出口处空气直接冲刷管表面;空气速度较大时,换热系数增大,翅片进出口的压降也随之增大,但是流阻特性也是评价换热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必要考虑在流动阻力增加较少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换热效率。(3)基于传统百叶窗翅片,提出了一种新型凹槽式百叶窗翅片,两种结构百叶窗翅片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同一速度即雷诺数相同时,新型凹槽式百叶窗翅片通道内空气流量比传统矩形百叶窗翅片通道内的空气流量多,空气与翅片表面的换热较为充分,压降也有所提升,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EJF提高了7.07~11.46%。(4)对新型凹槽式百叶窗翅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别从凹槽直径R、凹槽深度h、凹槽间距F、凹槽翅片布置方式四个维度分析,在改变单参数情况下对百叶窗翅片换热与流动性能的影响。在不同风速的条件下,分析了百叶窗翅片空气侧的换热与流动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凹槽式百叶窗翅片的结构参数组合为:凹槽直径R=0.35mm、凹槽深度h=0.03mm、凹槽间距F=1.25mm、凹槽翅片同一方向布置(A)时,新型凹槽式百叶窗翅片的流动与传热性能达到最佳。
其他文献
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能源工业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迅速发展的同时,生物质能企业,特别是以农林生物质发电为主要业务的生物质能上市企业在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财务风险制约了企业发展。因此,针对我国生物质能上市企业的研究,通过评价财务风险,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企业控制财务风险提供针对性对策建议成为本文和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生物质能上市企业面临的
学位
在全球化市场的背景下,科技和网络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外企业面临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够向市场或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谁就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对企业经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论述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增强业财融合意识和主动性,丰富业财融合的途径,以信息化为载体,提升绩效考核水平等措施,促进业财
期刊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高,但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占粮食总产量的8%-10%,减少收获后粮食损失已成为一项艰巨任务。实现粮食高效、安全、经济干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对流热力干燥,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热源,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利用溶液除湿对粮食进行低温干燥,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优势,还能避免高温对粮食品质的损伤。设计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粮食干燥机组,以热泵驱动溶液除湿循环,实现粮
学位
“后摩尔时代”的到来使先进封装技术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先进封装互连结构持续微型化导致微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占比不断增大,同时焊盘所含的晶粒数量却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单晶焊盘。Cu焊盘的择优取向会显著影响Cu-Sn型(即Cu6Sn5和Cu3Sn)界面IMC的形貌和性能,IMC常为脆性相,微焊点的服役可靠性与IMC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并有效调控微焊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以及国防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结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近年来,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轻质高强结构材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由于Al3Ti具有较大的室温脆性且韧性不足,导致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距离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距离。本文旨在改善Ti-Al3Ti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强韧性,以纤维复合强韧化为基础,通过引入碳纤维编织布作为增强相,以固-液真空热压烧结法
学位
三丝间接电弧焊作为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对母材热输入小、熔敷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有三根焊丝同时熔化,会形成三条不同的熔滴过渡路径,主丝与两边丝之间会形成两个电弧,很难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本文通过调整焊丝干伸长、脉冲频率等参数研究了焊接参数对电弧稳定性、熔滴过渡以及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将稳定的三丝间接电弧焊应用于镀锌钢板焊接,开发了2mm厚镀锌钢板的高速对
学位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给城市地面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地下隧道的建设成为了有效缓解措施。盾构法因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首选方案,近年来为满足使用需求,新建隧道穿越既有隧道工程日益增多的同时新建隧道又朝着超大直径的方向发展。由于地下结构变形是地层与结构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在研究盾构下穿施工过程对土层及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前,本文结合工程背景中三种典型
学位
热泵技术作为备受关注且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可助力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子膨胀阀作为热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控制元件,但系统循环中有润滑油的存在、温度传递延迟性和过热度振荡等问题,致使常规的控制方法精度会下降且存在调节滞后的问题。在热泵系统启动过程中并非以过热度或排气温度作为反馈信息对阀开度进行调节,而是以固定的阀开度变化规律进行调节为主,该类调节方式不能满足系统快速启
学位
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构件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在性能和成本上的优势互补,实现高端装备制造轻量化以及结构功能一体化,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钛合金与不锈钢之间的冶金相容性差且热物性差异大,导致钛合金/不锈钢焊接接头易形成硬脆Ti-Fe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严重恶化接头性能,成为限制钛合金/不锈钢异质金属复合构件工程化应用的瓶颈。采用添加过渡中间层的扩散连接是实现二者焊
学位
“双碳”背景下,LNG冷能的提取利用问题一直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能源大国,LNG的进口量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大体量和较高的增长速度,对于冷能的利用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对于LNG冷能利用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技术资料储备较弱,冷能利用率较低。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LNG的冷能在冷库、空调、海水淡化、空分、发电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对于LNG流动换热的针对性研究少有涉及,且低温流体在螺旋盘管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