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产生之初及汉传译时期的流传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般若》作为大乘佛教初期的般若类经文,产生时间较早,并且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麽,《金刚般若》产生初期的原貌是什麽样的?它在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那些变化?本文便是着眼于此来对《金刚般若》进行分析研究的。  文章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最早解释《金刚般若》的论释——无着与世亲的论作出解读,并加以对比研究,以期分析《金刚般若》最初所要传达的佛教思想及这一时期的流传变化特点。这一部分包括无着对《金刚般若》的整体解释及具体划分;世亲论中用疑问形式释经及其所反映的经文特点;对比世亲与无着解经的差异。第二部分为《金刚般若》汉传译过程的流传情况。首先通过分析各汉文译本的情况,对其各自依据的梵文本及其流传的早晚作出判断,以说明各汉译本之所以不同,除了译者的间题外,还因为他们所依据的梵文本不同;其次,对《金刚般若》译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针对汉译本中比较特殊的达摩笈多“直译本”的译者问题进行考证,明辨此“直译本”并非达摩笈多所译;最後,通过对比各汉文译本的疏漏异同的情况,并结合梵文原本及英文材料来对《金刚般若》汉译过程的流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
其他文献
期刊
成都企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全面铺开。各企业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要求,在市企业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到了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突出针
中国自古是宗法制社会,传统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个人往往被淹没在“非个人”的存在中,如“天”、“帝”、“群体”尤其是“家族”集合中。近代以来启蒙运动的宏旨之一是把被埋没了
本文以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第15、16章为研究内容,通过这两章侯外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不仅考察太炎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社会和思想的认识,还可以得出外庐眼中的近代中国以及具有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和联网功能越来越强,而且能适应恶劣的现场环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针对当前构建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需要,采用西门子S7-300PLC,IEC870-5-103规约的通信
期刊
学位
期刊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建立过程中,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和郭沫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本文拟对他们的民族史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