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氨甲酰谷氨酸对奶牛泌乳性能、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Arg)是奶牛必需氨基酸(EAA)之一,也是功能性氨基酸,参与机体的众多生理功能。给奶牛直接补饲普通Arg会在瘤胃中降解,不仅成本昂贵,而且也易与其它氨基酸产生拮抗作用。N-氨甲酰谷氨酸(NCG)可促进内源性Arg生成,且在瘤胃中相对稳定,作为Arg的增强剂在单胃动物上已有不少研究。但是,关于NCG在奶牛上的应用效果未见系统报道,对其作用机制尚有诸多不明之处。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奶牛泌乳的各个阶段添加NCG,检测其对泌乳性能的添加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添加效果最佳的围产期奶牛,从生理代谢、免疫健康和繁殖性能等角度,全方位探究NCG对奶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NCG或者Arg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实践数据,同时为奶牛高效健康养殖提供新的营养策略。1添加NCG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Part 1)分别选取围产期(30头)、泌乳早期(30头)、泌乳中期(30头)奶牛进行各泌乳阶段饲养试验,均根据奶牛胎次、体重、体况和生产性能选取奶牛进行分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对照组和NCG添加组(20g/d)。围产期从产前3周开始至产后3周,泌乳早期从产后4周开始至100天(14周),泌乳中期试验从产后25周开始至34周。各期测定干物质采食(DMI)和奶产量,分析乳成分;尾静脉采集血液并分离血浆,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取得以下结果:产前3周开始补饲NCG的奶牛,与对照组奶牛相比DMI(P=0.06)和乳糖含量(P=0.06)有提高趋势,奶产量(P<0.01)高于对照组,对乳蛋白率和乳脂肪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牛奶尿素氮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NCG显著降低血浆中尿素氮(P<0.01)、甘油三酯(P=0.09)、β-羟丁酸(P=0.05)、谷草转氨酶(P=0.03)和谷丙转氨酶(P<0.01)浓度,显著提高血浆葡萄糖(P=0.05)、总胆固醇(P=0.10)、一氧化氮(NO,P<0.01)及其合成酶(NOS,P=0.06)浓度。添加NCG可显著增加流经乳腺的血流量(P=0.04)和AA供给量(P<0.05)。在泌乳早期添加NCG对采食量没有影响;NCG组奶牛奶产量高于对照组(P=0.06,T×W),牛奶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乳成分没有组间差异。NCG组奶牛血浆中谷丙转氨酶(P=0.06,T×W)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浆球蛋白(P=0.04)含量高于对照组,提示添加NCG可能有利于奶牛肝脏功能。NCG组奶牛血浆NO(P=0.08)和NOS(P=0.05)浓度高于对照组。NCG组奶牛血浆Arg(P=0.06),脯氨酸(P=0.04),甘氨酸(P=0.08)和丝氨酸(P=0.05)浓度高于对照组,其他AA和AA总量没有组间差异。在泌乳中期添加NCG对奶产量和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提高乳脂率(P=0.04),乳蛋白率(P=0.08)有增加趋势。补饲NCG显著增加奶牛血浆中NO(P<0.01)和总NOS浓度(P<0.01),显著提高奶牛血液Arg(P<0.01)、谷氨酸(P<0.01)和脯氨酸(P=0.05)浓度。可见,各泌乳时期添加NCG均能提高奶牛体内Arg含量,增加血浆中NO和NOS浓度,但是对奶牛泌乳性能的改善效果存在时期差异,以围产期奶牛添加效果最佳,泌乳早期添加的效果存在延迟效应,而泌乳中期添加效果不明显。因此后续着重探究了 NCG对围产期奶牛健康与繁殖等方面的影响。2添加NCG对奶牛健康的影响(Part 2)利用Part 1的围产期奶牛(30头),记录试验期间奶牛临床患病头数。每周采集血液测定血细胞数,并在产前3、1周,产犊当天,产后1周和3周尾静脉采集血样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参数;在产后1周尾静脉采血提取外周中性粒细胞(PMN),测定相关功能基因表达。产前3周起添加NCG后,产后奶牛的乳房炎发病率与对照组奶牛相比具有降低趋势(P=0.06)。添加NCG降低了奶牛血清淀粉样蛋白A(P=0.04,T×W)浓度,有降低血液IL6(P=0.08,T×W)和肿瘤坏死因子-α(P=0.08,T×W)浓度趋势,表明添加NCG能够缓解奶牛炎症。NCG组奶牛血浆中丙二醛(P=0.05,T×W)和活性氧(P=0.04,T×W)浓度低于对照组,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5)和总抗氧化能力(P<0.06)浓度高于对照组,说明NCG能够缓解奶牛的氧化应激程度。通过对PMN的功能基因检测发现,在NCG组奶牛中,S100A9(P=0.05)和MMP9(P=0.10)基因表达丰度低于对照组奶牛,而ITGB2(P=0.08),XBPP1(P=0.06)和CLEC6A(P=0.03)基因的表达丰度高于对照组奶牛。这些结果提示,NCG可能通过增强奶牛PMN功能缓解奶牛炎症和氧化应激,进而改善奶牛健康,降低乳房炎发病率。3添加NCG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Part3)同Part2中围产期30头奶牛和试验设计,记录每组新生犊牛的初生重,并在犊牛出生时及出生24h后从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浆AA组成、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健康相关指标;同时在产犊当天测定初乳IgG含量;收集自然脱落的奶牛胎盘(2h内脱落),测定相关功能基因(AA、葡萄糖、脂肪酸转运载体;血管生成因子;mTOR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丰度。添加NCG显著提高新生犊牛初生重(37.3kg vs.32.2kg;P<0.01),血浆Arg含量有增加趋势(P=0.07)。两组奶牛初乳中IgG并无显著差异,但是采食初乳24h后,NCG组犊牛血浆中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添加NCG显著提高奶牛胎盘中葡萄糖转运载体SLC2A3(P<0.01)和血管生成因子NOS3的表达丰度(P<0.01),激活奶牛胎盘mTOR信号通路。综合母牛与新生犊牛血浆代谢组学结果发现,添加NCG影响母子的主要关键代谢通路有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尿素循环。可见,添加NCG可能通过提高胎盘血管生成和葡萄糖转运,从而有利于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促进其AA代谢和能量代谢,最终提高犊牛初生重,改善奶牛繁殖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不同泌乳时期添加NCG对泌乳性能的效果以围产期添加最佳,其机理可能是NCG促进Arg和NO的生成,进而增加奶牛AA供给和改善AA代谢;同时,添加NCG可通过增强PMN吞噬杀菌功能,缓解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和炎症程度,改善奶牛健康;也可能通过促进胎盘血管生成和葡萄糖转运,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胎儿AA和能量代谢,提高犊牛初生重,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其他文献
课题组前期研究了饲用不同硒源(亚硒酸钠、酵母硒、甲硒氨酸)及其水平对肉种母鸡及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肉种鸡饲喂甲硒氨酸(SM)和酵母硒(SY)能显著提高肉种鸡产蛋率、孵化率及种蛋的硒含量,总体效果明显优于亚硒酸钠(SS),且SM同比SS降低了种蛋孵化后期死胚率,其中SM最佳剂量为0.15 mg Se/kg。为此,本论文在建立鸡胚和肝细胞急性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比较SM和SS两种硒源
正常的炎症反应能保护组织和细胞免受致病菌和外来物质的侵害,而过度的炎症则会导致代谢紊乱和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常伴随着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因此组织和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急性应激,研究壳寡糖(COS)缓解小鼠肝脏和肠道急性损伤的作用和机制;并利用LPS构建的小鼠巨噬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来研究COS缓解LPS导致的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利用高脂日粮(H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是一种著名的传统中药,用于肺部疾病的祛痰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感冒、喉咙痛、扁桃体炎和胸闷。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剂、抗炎、抗氧化、成骨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作用,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材质量指标成分。PD是一种理想的疫苗候选佐剂。然而,其佐剂作用确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常见疾病,对奶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而奶牛的瘤胃和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稳态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学等方法,探究了不同乳腺健康状况下奶牛生理代谢和胃肠道微生物变化机制,并筛选了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微生物指征物。首先以奶牛乳腺健康常用指征物牛奶体细胞数(SCC)出发,发现不同SCC奶牛瘤胃微生物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健康、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奶牛的生理状况和胃肠
氟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化学性质活泼,是维持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多的氟具有一定毒性作用。矿物饲料氟超标、工业氟污染以及自然高氟环境引起的畜禽氟中毒早有报道。蛋鸡饲喂周期较长,日粮氟水平略高,容易产生慢性氟中毒。然而,目前关于氟中毒的研究主要以大鼠和小鼠为动物模型,主要关注骨骼毒性、生殖毒性以及神经毒性。但关于蛋鸡氟中毒,尤其是慢性氟中毒的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本研究以37周龄海兰灰商品代
西红花,又称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是一味名贵中药。其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用于经闭、产后瘀血、抑郁、心悸、癫狂等治疗。番红花花瓣(C.sativus petal,CSP)是西红花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高,资源丰富。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CSP水提物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柱色谱方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番红花花瓣多糖
针对肉雏鸡出壳及后处理所致禁食时间偏长的问题,国外开展了新型孵化管理系统和肉雏鸡早期开食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肉鸡生产效率和效益。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表明,雏鸡出壳后24 h内开食,可使肉鸡获得最高的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肉鸡早饲对卵黄吸收利用、肠道发育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同时开展了盲肠微生物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以解析早饲对肉鸡的作用效果及其分子机制
猪圆环病毒(PCV)是猪圆环病毒病(PCVAD)的主要病原,是目前发现能在哺乳动物体内复制的最小DNA病毒,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已有的研究分析了 PCV2的吸附、入侵、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调控等过程,但其胞内运输和入核机制尚不明确,病毒能否成功将遗传物质(环状DNA)运输至细胞核周并最终入核决定它能否进行有效复制
本研究利用含硒平板培养基初筛、含硒液体培养基复筛的方式,筛选得到1株耐硒菌株SR14,经鉴定该菌株为益生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并对其还原亚硒酸钠的能力、发酵产物各组分含量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本研究初步探究了益生菌SR14(BP)和富硒发酵产物(S-BP)对四种自由基的体外清除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H2O2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研究并比对了 BP和S-BP缓解细胞氧化应激
牛奶蛋白质含量是评价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生鲜奶和乳制品的关键定价标准。乳蛋白的合成受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影响,前者包括动物遗传、消化机制和代谢分配等,后者包括日粮和饲养管理等。奶牛乳蛋白合成是一个多器官共同协调完成的过程,其中瘤胃是奶牛最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消化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可通过影响奶牛营养素的供应控制乳成分的合成。本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选择相同日粮但乳蛋白产量不同的奶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