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斯·艾略特作为公认的现代主义旗手,曾领导20世纪早期的英美文坛长达二十余年。他的诗歌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他的文学批评参与塑造了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文学理论;他的戏剧为诗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社会批评影响广泛。事实上,他举世瞩目的文学成就和社会理念是他终身从事的精神重建工程的丰硕成果。他的精神重建是一项为应对19世纪下半叶开始蔓延西方的精神危机而实施的系统工程,旨在实现现代荒原人的精神重生。因此,他的精神重建广受学界关注。但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多聚焦于他的主要诗歌,相对忽略其次要诗作与诗剧。然而,他的一些次要诗作正是其精神重建演变过程的拐点;他的主要剧作承载着他后期形成的、代表其精神重建高潮的社会理念。所以,这些文学作品也应被纳入精神重建的框架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此外,学界对于艾略特的精神重建的客体究竟是作家本人还是西方民众历来存在分歧,尤其是《荒原》(The Waste Land)中所体现的究竟是作家个人破碎精神世界的重组还是他为同时代人发出的呐喊,一向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本论文通过分析艾略特的九部作品试图更为全面地探讨作家精神重建的演变过程。所选作品既有其主要诗作,又含两篇学界一般认为相对次要的诗作《枯叟》(“Gerontion”)和《三贤之旅》(“Journey of the Magi”),以及他的三部主要剧作。论文提出艾略特的精神重建的客体既是西方公众又是作家本人,整个工程是在为公众进行精神重建和个人精神重建的公、私双轨上同时进行的。这一精神重建工程涵盖三个阶段,逐一在本论文的三章里得以论述。 第一章围绕艾略特的“荒原意识”,通过分析《杰·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枯叟》和《荒原》,研究艾略特精神重建的第一阶段。前两首诗歌揭示艾略特对现代“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病因分析。后一首则全面展示产生于他多元宗教视角的“荒原意识”,这一意识不仅包括对现代精神荒原的诊断和病因挖掘,还包括忏悔、涤清和尝试治疗。 第二章着眼于艾略特的基督教救赎理念,考察《三贤之旅》、《圣灰星期三》(Ash-Wednesday)和《四首四重奏》(Four Quartets)中呈现的作家精神重建的第二阶段。继“荒原意识”形成之后,艾略特在进一步的精神探索中逐渐回归基督教轨道。这一时期,他的宗教自由主义、哲学思想、文学创作与批评等均主要为其基督教意图服务。他深信走出荒原的唯一途径是恢复“基督教世界秩序”,特别强调救赎理念对恢复这一秩序的至关重要性。所以,他在前两部诗作中溶入了救赎理念的基本元素,在最后一部诗作中表现了复杂而系统的救赎理念。 第三章审视艾略特的“基督教社会理念”,考察三部诗剧中反映的作家精神重建的第三阶段。《大教堂凶杀案》(Murder in the Cathedral)诠释了他关于权力制衡的观念。《家庭团聚》(The Family Reunion)表明了他对现代先知使命的认知。如果说制衡观和先知使命感皆为作家“基督教社会理念”的重要组件,那么《鸡尾酒会》(The Cocktail Party)则全面展现了基于这一理念的理想基督教社会的效果图。 总而言之,艾略特的精神重建以包括他本人和现代西方人在内的现代荒原人的精神再生为目标,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发于一个世俗化的起点(《杰·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尔后进入基督教轨道,最终又归于一个貌似世俗化的终点(《鸡尾酒会》及其后的诗剧)。然而,这貌似“世俗化的终点”背后隐藏着艾略特希冀建立他理想的“基督教社会”的宏伟愿景。因此,艾略特的精神重建实为一渐次倾向于改良基督教社会理念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无论是位于基督教阶段还是世俗阶段,无论是作用于作家本人还是西方民众,总是指向精神再生。整个精神重建过程跨越三个阶段:建立世俗化的“荒原意识”的第一阶段、为恢复“基督教世界秩序”而强化基督教救赎理念的第二阶段,以及发展具有改良性质的“基督教社会理念”的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