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江淮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全球客观分析NCEP/NCAR资料以及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这次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MGW)现象,利用拉格朗日Rossby数(Ro数)诊断分析高空非平衡流场,探讨说明了上游非平衡流引起的地转适应过程对重力波发生发展的作用,并对MGw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影响波动变化的因子,另外运用Morlet小波分析展现了波动的时频分布特征:通过地形敏感性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在本次过程中地形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波长约为56-75km,相速约12-19m·s-1;满足指标(Ro=│V⊥ag│/│V│,Ro≥0.5,|V|>10m·s-1)的不平衡运动区与重力波活动区十分接近,它对波动产生的时间和区域方面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地转适应过程是MGW产生的首要机制,Wave-CISK、地形强迫及地转适应过程为波动传播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使MGW在具有波导结构的大气中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MGW触发形成了对流运动,在波动向下游传播的过程中对流强度出现周期性变化,促使局地生成阵性分布的强降水中心,这些都与重力波传播至下游的位置密切相关;后期在锋面或辐合区低压系统和地形强迫的共同作用下,重力波的生成机制和作用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得出,重力波的统计分析结果与动力学结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最强波动出现在7日20时-8日04时之间,中低层波动比高层强烈,且短周期重力波远强于长周期重力波。地形敏感性实验进一步证明,大别山中尺度地形效应在山脉迎风坡和背风坡都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麦茬绿豆新品种—雪绿1号近年来,绿豆价格不断攀升。雪绿1号是从绿豆优良单株中选育而成,具有亚有限结荚习性,自动封项,株高60厘米,分枝3~4个,结荚20~40个,多者50~100个,百粒重
一直以来暴雨和台风预报是主要的预报对象,梅雨锋和台风暴雨和台风登陆问题受到人们紧密关注,过去受限于常规观测手段的实现,处于偏远地区和海洋上观测资料的不足对造成影响这些
对90份烟草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蛋白质含量高于20%的烟草种质12份,蛋白质含量在15%~20%之间的烟草种质69份,密节金丝尾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4.16%。初步试验
双眼墙结构在强台风中经常出现,是引起台风强度和结构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双眼墙结构出现后,外眼墙逐渐增强并内缩,此时往往表现为台风强度的变化,随着外眼墙进一步加强、内缩,内
华南的前汛期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且分布极不均匀。对2008年前汛期广东省最强的“2008.6.13”珠三角暖区强降水的中小尺度系统和动力热力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华南前汛期暖区
我国夏季的天气气候特征与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层的南亚高压关系密切,夏季在对流层高层处于庞大的南亚高压东侧,对流层中、低层处在活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因此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雾的危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尤其对人口密度高、城市群集中、经济发达、同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于长江
期刊
传统的全球气候模式水平尺度远远大于自然界中云的水平尺度,影响了气候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将一种称为随机云产生器(SCG)的次网格云描述方法以及与之相结合的辐射计算方
本文使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整编的2001-2006年的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资料,首先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尺度季节变化特征、区域分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