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同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欠佳等问题。探究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及其背后的影响机理,为转型升级中的开发区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对更好地推动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有关武汉城市圈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存在盲点,接着本文描述了武汉城市圈发展历程和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发展现状,确定以武汉城市圈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本文研究对象。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研究以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等理论为基础,随后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演化特征和动力源泉,主要结论包括:(1)静态分析方面,武汉城市圈2011-2016年4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的静态综合技术效率整体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仍然有一定距离,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纯技术效率促进综合技术效率改善,而规模效率偏低阻碍了综合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高值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和西部,在东部零星分布。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后发现,纯技术效率的空间格局表现出由东向西过渡的趋势,规模效率分布较纯技术效率更发散与均衡。(2)动态分析方面,从整体层面看,在研究期间武汉城市圈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改善了 0.6%,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并且综合技术效率下降拖累了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正向作用。开发区综合技术效率改善首先源于纯技术效率改善,其次是规模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地区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幅度和动力源泉存在异质性。从级别层面看,国家级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表现更优。本文再借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开发区工业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外向经济、科学技术对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均为正向;土地投入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反映出研究期间开发区可能存在土地粗放投入,有必要限制开发区盲目扩张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文章的最后提出3点政策建议:第一,培育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研发和转化。第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和规模效应。第三,分类制定优惠政策,保证因地制宜和区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