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大豆、玉米、番茄、西葫芦、番木瓜等因其自身的品质优势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中。 美国人已经吃了十年转基因食品,在中国,转基因食品也早已悄悄上了人们的餐桌。但是,世界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一些国家规定转基因食品在其转基因成分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需加贴标签。这是一种折中的态度—将悬而未决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疑案”留给公众自己判断。连科学家都没有把握的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是疑问重重,多数人即使有了知情权仍然很难做出选择,笔者认为,建立科学、透明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就现代生物技术的检测能力而言,进行DNA序列的检验鉴定、进行毒理学实验并不困难,但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不能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看作单纯的检验、毒理学实验问题。应该引入风险分析概念,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确定其安全等级,进而实施动态的、综合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转基因食品风险分析框架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 本文分四章。 第一章概述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情况,包括定义、分类、研究进展、与传统食品的区别比较。 第二章分析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毒性、过敏性、非期望效应、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等。由于把外源基因引入到受体生物时,无法预测、控制它对生物体功能的全部效应。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会引起其他非目标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可能改变转基因食品的特性,对健康有潜在的影响。论证了转基因食品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 第三章描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分析框架和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过程。风险分析在不确定和变化多样的事件预测中起到重要作用。风险分析的重点是定量和分析问题。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在转基因食品管理中应引入风险分析概念,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确定其安全等级,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框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 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主要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等级的确认。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管理应包含: 生产者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有义务提供各种资料。国外生产者要提供技术标准、所在国政府的安全性评估报告、国内商业销售情况。 政府指定的检验机构审查、验证生产者提供的各种相关资料、检验样品; 政府专家委员会进行风险分析(主要是安全性评价),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政府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转基因食品管理政策、办法。包括市场准入、审查、标识、售后监管(可追溯性)、进出口管制、专利管理等。 公众参与制度 与国际接轨 风险情况交流包括透明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决定程序。 第四章论述了实质等同性原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过程和植物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指标。其中安全评价过程借鉴了台湾《“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评估方法》、卫生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与营养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安全评价指标是在查阅大量资料、借鉴国内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包括:基因受体,基因操作,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加工食用方法,转基因食品。并对各项指标逐一进行介绍,说明了选取各项指标的原因。 我国农业部和卫生部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管理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规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没有涉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级评价。而进行安全性等级划分有利于更进一步分析转基因食品的风险程度进而为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方便管理。建议卫生部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级评价准则,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级. 当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不能完全评价转基因食品所具有的一切危险性因素。因为安全性评价是短期的,而且评价的范围有限。短期的安全性评价也许不能对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影响做出客观评价。我们只是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做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