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处理技术,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效正渗透膜的制备也因此成为热点。目前,较为常用的正渗透膜为复合薄膜,复合薄膜通常由一个多孔支撑底膜与一个致密分离层组成。为了减轻正渗透过程中内部浓差极化对膜分离性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正渗透复合薄膜的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对其底膜的调节上。正渗透复合薄膜通常倾向于选择较为亲水的底膜,但底膜亲疏水的改变会极大影响表面聚酰胺分离层的合成。因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处理技术,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效正渗透膜的制备也因此成为热点。目前,较为常用的正渗透膜为复合薄膜,复合薄膜通常由一个多孔支撑底膜与一个致密分离层组成。为了减轻正渗透过程中内部浓差极化对膜分离性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正渗透复合薄膜的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对其底膜的调节上。正渗透复合薄膜通常倾向于选择较为亲水的底膜,但底膜亲疏水的改变会极大影响表面聚酰胺分离层的合成。因而,本研究着眼于底膜亲疏水性对复合薄膜制备的影响,通过碱处理水解对原始聚丙烯腈底膜进行亲水改性,并设置热处理控制实验,之后分别以原始、热处理、碱处理聚丙烯腈为底膜,利用原位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薄膜,通过对比所制备复合薄膜的性能及形貌,探究了底膜亲疏水性对于聚酰胺层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经碱处理后的亲水性底膜在复合薄膜制备过程中会出现聚酰胺层脱落的状况,从而无法制备得到复合薄膜;原始及热处理两种较为疏水的底膜可成功制备复合薄膜。总结其机理得,亲水性底膜无法与聚酰胺层结合的原因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其表面存在极薄的水层影响了聚酰胺薄层与底膜的结合。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利用聚乙烯亚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丙烯胺盐酸盐三种聚电解质对经碱处理的亲水性聚丙烯腈底膜的表面进行亲疏水改性,并在改性底膜的表面进行原位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薄膜,探究了聚电解质中间层对于界面聚合反应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发现,经聚电解质改性的底膜亲水性总体有所降低,因而在复合薄膜制备过程中并未出现聚酰胺层剥落的现象。具体来讲,经聚乙烯亚胺、聚丙烯胺盐酸盐改性的复合薄膜水通量分别为1.32LMH,1.82LMH,20mmol/L NaCl溶液截盐率分别为87.96%,68.94%,较原始聚丙烯腈制备的复合薄膜(水通量为1.24LMH,截盐率为61.17%)性能有所提高;经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而制备的复合薄膜聚酰胺层出现局部剥落的现象,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总结可知,聚电解质层可有效调节底膜表面的亲疏水性,并影响界面聚合反应物间苯二胺的扩散,导致所生成的聚酰胺层形貌有所变化,从而影响了所制备的复合薄膜的整体性能。之后,本研究采用正渗透过程测试经聚丙烯胺盐酸盐改性的复合薄膜性能,并将其与原始聚丙烯腈底膜所制备的复合薄膜性能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纯水作为进料液、选择层朝向汲取液的情况下,改性后的复合薄膜水通量提升45%左右,选择性略有提高,正渗透处理效率提升约40%。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它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约50 Ma以来碰撞的结果,高原的东南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强烈变形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变形机制和块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地球科学家们对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提出了不少模型,主要有高原地壳(刚性体)东向挤出模型、中下地壳流模型和岩石圈连续挤压变形模型等。在这些模型中,青藏高原东南
本文基于Floquet方法,理论研究了硅烯中光调制的电子能带及周期驱动势下的电子输运性质。首先研究了不同偏振单色光照射下Floquet系统的能带结构,圆偏振光可以产生各向异性的手性边缘态,光的偏振通过改变它们的空间分布和自旋方向进一步操纵这些态。借助外加电场和交换场,可以诱导谷极化和带隙,实现各种奇异的光诱导拓扑相。接着研究了时间依赖的振荡势对硅烯中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我们计算了对应的透射率与电子
随着页岩气开发工作的进行,页岩气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取心工具的研制也势必得到更大的重视与投入。旋转式井壁取心工具利用自身携带的取心钻头从井壁上切取一段圆柱形岩心,并将其储存至储样机构中。井壁取心所取岩心质量好,可直接进行岩性、电性、含油性分析化验,且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发展前景较大。川渝地区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复杂,致使长水平段钻完井作业难度大、耗时长、成本高。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旋转式井壁取心
铁电存储器(FRAM)作为一种新型存储器,它读写速度快、读写次数多、功耗低。这些特点使其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新型存储器中的热门。另外,由于铁电存储器独特的存储机制使得它在辐照环境中表现优越,铁电存储器在未来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相关铁电存储器单粒子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空间辐射环境中,质子分布广泛、成分占比最多,会对航天器件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铁电存储器开展质子单粒子效应研究具有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体,该病主要发生在 5-12周龄仔猪,以体重减轻为主,并伴随有间质性肺炎、淋巴结肿大及肝炎等症状。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首次发现该病,此后在世界各地都有报道,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油气藏的逐渐枯竭,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与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非常规储层的孔渗条件普遍较差,但其储层内部天然裂缝往往比较发育。对这类储层使用的水力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技术也有很大不同。在对天然裂缝较发育的储层进行改造时,人工裂缝可能在天然裂缝的逐级诱导下,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进而极大地沟通了储层与井筒,实现良好的改造效果。由此可见,天然裂缝是裂
目前,除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类电致变色材料之外,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结构可设计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经典的有机小分子和共轭导电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不同,金属-配体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显示出其兼具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独特优势。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三联吡啶配体或与不同金属离子络合,能够设计出不同颜色转换的电致变色材料。本文利用成环法、Krohnke吡啶合成法和Suzuki偶联反应等合成了三种小
自2004年首次发现石墨烯以来,这种具有独特性质的二维(2D)纳米材料在过去十几年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令人失望的是,低开/关(Ion/Ioff)比和低光响应性极大地限制了这种明星材料在光探测器领域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原子级薄的二硫化钨(WS2),一种新兴的2D材料,表现出非凡的Ion/Ioff比以及高的光吸收系数,使其在光探测器件中更具有实际的应用前景。但是WS2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高载流子复合
虚拟试验中的光电信号特指激光以及雷达波信号,该类信号大气空间传输过程中其信号强度会随之衰减,这种现象称为信号的传输效应。效应计算服务为虚拟试验场中传输效应现象提供相应的计算支撑。目前信号大气传输效应非主动计算服务采用试验空间的各类实体与环境模型按照预先想定建立固定交互关联的方式,动态进入环境影响空间的各类实体无法应用环境模型,多次反射的信号无法自动计算环境效应,该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应用,因此
具有纳米级微结构的Cu-Ni合金通常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借助金刚石刀具切削的方法能够获得纳米级表面或纳米级微结构,因此研究纳米切削过程中工件材料的变形特性及去除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构建了Cu-Ni合金纳米切削的分子动力学模型,从工件内部原子运动规律的角度分析了Cu-Ni合金的纳米切削特性及变形机理。根据目前关于纳米切削机理的研究现状及Cu-Ni合金分子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通过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