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组合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ilovebai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异形柱结构体系在我国发展迅速,各种相关的结构形式层出不穷。本文针对异形柱及空心砌块的特点,提出了“异形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组合结构体系”的概念。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包括:异形柱与砌块为马牙槎连接、墙体内含有暗梁、施工顺序为先砌墙后浇柱、梁浇筑时以砌块为底模。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这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提供试验依据、弄清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提出理论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 本课题进行了12层1/3.2比例模型房屋的模态试验和拟动力试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对该结构类型进行的拟动力试验、也是同类试验中模型最大的。通过试验,掌握了该结构体系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变形与耗能性能、结构的破坏形态等力学指标: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刚度变化、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综合结构的顶点位移、层间转角以及钢筋的微应变,提出了适合于该结构体系简化设计的“等效剪力墙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这种新型结构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国内外现有设计软件对该结构形式的计算特点。 在模态分析方面,本文利用相似性原理,解决了模态试验在配重不足时,求解原型结构自振频率误差过大的问题,并且得出了在不同配重条件下,试验模型与原型结构的频率可以达到一致的相似准数。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分析以及对模态振型的回归计算,找到了该结构体系由于其特殊的施工方式和构造措施与一般框架结构体系及异形柱填充墙体系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在拟动力试验方面,指出了联机试验中初始刚度矩阵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质量矩阵的等效方法。通过基于MATLAB的地震波频谱分析,说明了小波分析方法在拟动力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验中地震波截取方面的应用;在拟动力分段试验数据的处理方面,本文将试验结果的无纲量表示方法以及曲线的多项式拟合法引入滞回曲线的数据处理,这将有助于拟动力试验不同加速度峰值条件下,各阶段结构耗能能力的客观比较。 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侧移能力。给出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本文利用砌块墙体的斜压杆等效原理,并考虑了异形柱的塑性抵抗矩、0梁的抗弯能力以及马牙搓连接等多种因素,解出了斜压杆的等效宽度,在此基础上按杆系模型对结构进行了简化静力验算,结果与试验基本相符。 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可考虑马牙搓连接及暗梁刚度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时程反应分析、做出了三维结构的应力云图,全面地分析了该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和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所进行的拟动力试验和理论分析,论证了该体系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该体系的内力计算方法、设计方法及相应的构造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有关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世说新语》在语言艺术上有着独特而永恒的魅力,文本的成功与其所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比喻的妙用是其在语言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一)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死的一种烈性传病,对养猪业的威胁十分严重。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到40℃~42℃,嗜睡,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大便恶臭,结膜、四肢皮肤
四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SEAC)按照成都市政府提出的改革要求,2003年完成国有资本退出的改制目标。公司改制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发展、如何战胜竞争对手,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绿色营销是21世纪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一个亮点,也是理论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首先从绿色营销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必然性;然后从不同的角
<正>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它成为继深圳、上海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龙头,天津东疆港作为国家批准的保税港区,根据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口模式,以建设服务于东北亚中国的
<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外贸形势十分严峻。从国际看,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国际需
<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递增,并且新疆与中亚地区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也有显著发展。从新疆获准开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以来,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策略的具体实施,是元认知水平的外在表现,对学习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元认知监控适用于多种问题解决活动,与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相比,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更高的
起重机臂架结构是臂架式类型起重机的重要承载部件之一,其力学性能对整机的正常运转有直接影响,故障率较高。目前在臂架结构的设计和故障诊断中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1)目
本文探讨了逸品画的美学和批评学含义及其在美术史中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并通过这种分析探索中国美术史的内在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