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体现了植被在自然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是评价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指标,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本文以呼伦贝尔地区为研究区,以中国科学院1:10万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集为基础分析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和动态变化特点,以同时期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VPM模型构建的呼伦贝尔地区近16年来NPP时间序列数据库,分别从NPP空间分布特征、特征值变化、NPP时间格局和NPP变化驱动力等方面分析近16年来呼伦贝尔地区NPP的时空变化特点,得到以下结论:(1)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其次为高低覆盖度草地和旱地;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仅占总面积的0.07%。在2000-2015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时空分布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林地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其减少量为396.72 km~2;草地在此期间减少了778.44 km~2;而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的改变会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2)呼伦贝尔地区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地带规律性,从西部草原到中部林地为主的区域再到东部阔叶林和耕地为主的区域,NPP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该地区的水热梯度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根据其取值差异可以划分为西部草原低值区域,大兴安岭西部中高值过渡区域,中部大兴安岭林地中值区域,东部耕地高值区域等四个区域。(3)在2000-2015年期间,呼伦贝尔地区年均NPP呈现出先轻微下降后持续上升的整体趋势,从2000年的330.9gC/(m~2·a)逐渐增加为2015年的362.8gC/(m~2·a)。其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0-2005年之间,绝大多数像元NPP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占比74.5%,NPP以每年5.38gC/(m~2·a)的速度减少;在2005-2010年期间,呼伦贝尔地区绝大多数像元呈现出NPP增加的趋势,占比达到67.6%,NPP以每年5.28gC/(m~2·a)的速度增加;在2010-2015年期间,NPP呈现出更为迅速的增加趋势,大约以每年9.56gC/(m~2·a)的速度增加。在2000-2015年期间,76.5%的像元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其中47.6%的像元的NPP变化斜率在0-5gC/(m~2·a)之间。从特征值分布来看,呼伦贝尔地区年NPP主要取值范围在200-400gC/(m~2·a)之间,占比超过40%,其次为0-200和400-600gC/(m~2·a)区间,各占20-30%之间;600-800gC/(m~2·a)范围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不到10%;大于800 gC/(m~2·a)的范围占比最小,5%左右。(4)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NPP取值排序为:旱地(534.3gC/(m~2·a))>水田(461.8gC/(m~2·a))>有林地(384.2gC/(m~2·a))>其他林地(361.1 gC/(m~2·a))>沼泽(355.6gC/(m~2·a))>高覆盖度草地(202.0gC/(m~2·a))>低覆盖度草地(141.9gC/(m~2·a))>建设用地(108.4gC/(m~2·a))>未利用土地(46.7gC/m~2·a)>水域(45.9gC/m~2·a)。除去低覆盖度草地之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NPP增加的像元数多于NPP减小的像元数,NPP取值呈现出整体增加的趋势。(5)相比于年均气温,在呼伦贝尔地区2000-2015年期间,年降水量对年均NPP的影响更为显著。从相关系数来看,整个呼伦贝尔地区的年降水量与年均NPP的皮尔逊系数为0.47,如果考虑滞后效应,两者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77,年降水量和年均NPP的回归分析看出两者之间的拟合效果较好,且当年降水量大于400mm时,其对于年均NPP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