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众多国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也成了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的利用农村劳动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需要,劳动力转移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经济现象。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都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是城市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特征。它缓解了长期以来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建设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本身也是城镇建设不断扩大的过程。它为城镇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降低了城市的商务成本,带动了城镇居民住宅、道路、供电、通讯、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促进城市繁荣,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劳动力从农村到城镇转移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外出劳动力与农村密切联系,以及外出人员的回流,不仅使资金从外部流入农村,同时也使技术、信息、新观念传到农村,这些都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转移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纽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部分劳动力也成为了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也为促进城乡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可见,探讨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本文主要是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和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把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成七种情况,把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按人均纯收入分成五种情况,分别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以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回顾,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力转移的不同方面的研究,指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2章是简单介绍了本篇论文实证研究需要的几个方法的基本思想: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分析理论、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3章是根据第2章介绍的模型,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数据为基础,把居民按照收入分成五个不同的收入阶层,并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各阶层居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劳动力转移对各种收入水平下居民的收入有着长期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各不相同的。长期内劳动力转移对各种收入水平下的居民收入有增加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是稳定的,但是短期内这种增加趋势并不稳定,而是在不断交替中增加的且这种交替的趋势逐渐减小,而且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各个用户的收入水平的影响都不是很大。第4章是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为基础,将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实证研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各个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劳动力转移对各种收入水平下居民收入有着长期稳定均衡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各不相同的。从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最后是本篇论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