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织物溶胶—凝胶及化学阻燃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它合成纤维而言,聚丙烯腈纤维具有质轻、保暖、优良的回弹性及良好的耐霉菌性等诸多性能。然而,聚丙烯腈纤维属易燃纤维(LOI仅为17%),由此而引发的火灾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开发阻燃聚丙烯腈纤维及织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第一部分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将植酸与尿素加入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的硅溶胶中形成一种硅-磷-氮协同涂层体系对PAN进行涂覆,再经凝胶化获得阻燃聚丙烯腈织物。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微型量热、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分析等对织物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织物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后织物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磷-氮掺杂的硅涂层聚丙烯腈织物表面变得粗糙且被致密的涂层所覆盖,其极限氧指数(LOI)高达42.1%,使织物在受热时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隔热、隔氧,使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本论文第二部分开发了一种通过将PAN中氰基的肟化和磷酰化相结合的阻燃改性方法。利用盐酸羟胺与氰基的反应获得肟化的聚丙烯腈织物(A-PAN),进一步将该织物进行磷酰化反应,获得阻燃聚丙烯腈织物(P-A-PAN)。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来表征改性前后织物的结构,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改性前后纤维的形貌,在此基础上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极限氧指数等研究织物的热分解及燃烧行为。结果表明,P-A-PAN织物的LOI值高达34.1%,经20次水洗后,其LOI值仅有微弱下降,说明该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同时,P-A-PAN织物在800℃的残炭量高达55.67%,表明改性后聚丙烯腈织物极好的阻燃和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羔羊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本文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机理,从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2个方面分析了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病情轻微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将汉代的先请或上请视为特殊犯罪主体的优遇制度,这种研究对象定位的偏差对先请与上请实质的认识产生了较大障碍。先请与上请事实上均为皇帝权断层面的案
小儿肠造口手术是治疗肛肠管先天性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及腹腔广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见手术方式[1]。由于解剖生理的改变,术后易出现肠液大量丢失、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处于战后恢复期,人民生活安定,物质需求旺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特别是未受战乱破坏、反在战争中得益的美国,生产技
在当前的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之中,采用混凝土钢筋的设计策略是主要的策略之一,但是在实践的设计过程之中,应当注意基本的框架结构形式、注重结构设计的要点与关键点,避免出现
鉴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延迟断裂实验方法 ,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各种延迟断裂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重点介绍最近提出的耐延迟断裂性能的定量化评价方法。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司匹林组缺
目前我国生产PVC的方法主要有乙炔法和乙烯法两种。乙炔法工艺短,但能耗高、污染大、处理三废工艺复杂。乙烯法工艺复杂,但能耗低、污染少,且处理三废工艺简单。
为了全面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需要对项目周边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研究。论文根据国内某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影响区范围,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精确地测试星上功率放大器的饱和点,研究分析了TWTA(Travelling-Wave Tube Amplifier,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对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信号的边带压缩影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