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从瘀热论治的理论依据,观察用凉血通瘀方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在系统总结古今中外有关出血性中风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周仲瑛教授“瘀热”学术思想,提出瘀热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理因素,瘀热阻窍为中心病理环节,凉血通瘀为基本治疗大法。
理论研究从古代文献依据、临床依据和疗效依据三方面探讨了从瘀热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立论依据,认为中风急性期闭证之风阳痰火为标象,而其根本在于瘀热阻窍,进而化火生风生痰,从瘀热论治可切断由瘀热派生风火痰之病理链,因而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普遍的治疗作用;从瘀热征象、神态、舌脉特征等分析概括了瘀热阻窍证的诊查要点;对凉血通瘀法治疗本病的功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病机证素的概念,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证候,分析、提练出瘀热、风、火热、痰热、痰湿、血瘀、气虚、阴虚八个病机证素,并认为“瘀热”为最核心的病机证素,从而为从瘀热论治本病临床方案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临床研究收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等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疗程均为21天,通过两组比较,观察凉血通瘀方的临床疗效。
治疗结果:凉血通瘀方在改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方面疗效明显。治疗组治疗前“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为17.24±14.83分,治疗后11天降至6.97±7.14分,治疗前后比较,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评分16.07±13.91分,治疗后11天降至10.37±10.99分,但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为10.26±10.11分,对照组为5.70±7.72分,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评分下降明显。治疗组用药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经Ridit检验,P<0.05。
两组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基本恢复9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8例、稍进步7例、无变化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82.4%;对照组分别为2例、4例、7例、5例、8例、1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但结合两组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下降程度,提示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基础治疗。
分别统计治疗前后各病机证素患者的病类诊断评分,治疗组瘀热、火热、痰热、风证病机证素的得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均>0.05,提示凉血通瘀方不仅对瘀热阻窍证有效,对风、火热、痰热等瘀热相关病机证素也有明显疗效。
脑CT检查结果表明,凉血通瘀方可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治疗后11天、21天,两组脑血肿减轻,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实验室检查,测定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未见凉血通瘀方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测定了24例治疗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治疗前为42.85±2.88 umol/L,治疗后升高至102.03±40.40 umol/L(P<0.01)。提示凉血通瘀方具有通过增加NO含量,以达到扩张脑血管、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内科常规处理加用中药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明显提高;凉血通瘀法不仅对瘀热阻窍证疗效确切,对风、火热、痰热等病机证素患者同样有效,从而证实“瘀热”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核心病机证素,瘀热阻窍为中心病理环节,从瘀热论治本病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