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与传统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分析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的优效性,提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新方法。同时观察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中风后便秘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临床观察60例中风后便秘的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通过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疾病进行统一均衡对症治疗,治疗组使用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针法进行治疗,通过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各组内及组间患者的便秘症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便秘程度临床症状评分、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排便次数,对患者的便秘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同时对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分析便秘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结果: 1.通过SPSS22.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P=0.947)、性别(P=0.50)、病程(P=0.524)、便秘程度临床症状评分(P=0.678)以及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P=0.445)、每周排便次数(P=0.708)、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P=0.7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P=0.4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0.883)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程度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治疗3d(P<0.05),治疗7d(P<0.05),治疗14d(P=0.005<0.05),六周后随访(P=0.005<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具有明显优效。 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治疗3d(P=0.019<0.05),治疗7d(P=0.026<0.05),治疗14d(P=0.034<0.05),六周后随访(P=0.015<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优效性。 4.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w、2w、随访时的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治疗1周(P=0.000<0.05),治疗2周(P=0.004<0.05),六周后随访(P=0.027<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周排便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可以有效增加患者每周排便次数。 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w、2w、随访时的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治疗1周(P=0.002<0.05),治疗2周(P=0.001<0.05),六周后随访(P=0.004<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便质。 6.治疗后组间首次排便时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显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对中风后便秘患者有更优的催便效果。 7.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治疗前(P=0.405>0.05),治疗后(P=0.10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周后随访(P=0.01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 8.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治疗前(P=0.883>0.05),治疗后(P=0.611>0.05),六周后随访(P=0.79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对抑郁情绪的改善没有明显差异。 9.将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程度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焦虑与便秘的相关系数=0.385,统计有意义(P<0.05),中风后便秘与焦虑呈正低度相关。 1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有差距(P=0.030<0.05),显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更为显著。 结论: 1.通过本研究证实,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排便难度,促进排便,减少排便时间,增加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状,使大便柔软易下。同时能够有效减轻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2.中风后便秘与焦虑呈正低度相关,中风后便秘的严重程度可能与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因素有相关性。 3.阴阳调衡透刺针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