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拟缺血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中HMGB1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共培养体系中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BMECs)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1、取出生一周内的SD大鼠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别星形胶质细胞。2、取不同浓度的Na2S2O4溶液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拟缺血6 h后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3、借助transwell技术建立星形胶质细胞与rBMECs共培养体系,筷式电极测定共培养体系10-11天内跨膜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的变化,待TEER稳定后用于后续实验。不同浓度的Na2S2O4溶液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后,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检测transwell外室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 injection,NaF)的累积及NaF内室到外室的表观通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确定rBMECs在损伤6 h时紧密连结未破坏的最佳损伤浓度;损伤后,分别在共培养体系内室和外室加入Rh123(终浓度为10μM),测定Rh123的Papp值研究Na2S2O4诱导的缺血性损伤对rBMECs上P-gp功能的影响。4、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拟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内HMGB1的核移位过程。借助transwell技术研究Na2S2O4诱导拟缺血性损伤后HMGB1对rBMECs上P-gp功能的影响。拟缺血损伤星形胶质细胞6 h后获取的条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HMGB1、TLR4、NF-κB 的抑制剂丙酮酸乙酯、TAK-242、PDTC,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三者在P-gp调节中的上下游关系。 结果:1、成功提取、纯化、鉴别、培养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建立二者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TEER值至160Ω·cm左右用于实验。2、用不同浓度的Na2S2O4溶液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6 h,测定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NaF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Rh123内室、外室表观通透系数(Papp),实验结果显示3.75 mM的Na2S2O4溶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6 h,体外BBB模型紧密连接未受损。3、以终浓度为3.75 mM的Na2S2O4溶液损伤星形胶质细胞6 h,促炎症因子HMGB1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质。HMGB1 在细胞质中表达明显上调,细胞核中则明显下调。4、星形胶质细胞与rBMECs共培养体系中星形胶质细胞经3.75 mM Na2S2O4溶液损伤6 h后,rBMECs上P-gp功能和表达呈上升趋势。5、损伤后加入HMGB1、TLR4、NF-κB抑制剂P-gp的功能及表达下调。初步确定各因子的上下游关系:HMGB1→TLR4→NF-κB→P-gp。 结论:拟缺血损伤6 h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核内HMGB1发生核移位,并通过HMGB1→TLR4→NF-κB→P-gp通路上调rBMECs上P-gp的功能及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中风后药物脑内通透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