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峻状态,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水平作为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度,是当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承德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承担着京津冀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由于区域土地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利用方式等差异,各县市土地利用生态状况差异也不尽相同。开展承德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对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以承德市7个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各县区2004年、2009年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2004-201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土地承载状况、土地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三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各县区2004、2009和2014年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时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分区,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建议。 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承德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主要体现在耕地、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园地增加的速度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而耕地和林地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增加主要来源于侵占草地和对其他土地的开发复垦;草地面积呈现逐渐减少趋势。 (2)承德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平均值在0.4-0.6之间,总体水平不高。丰宁县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最高,2004、2009和2014年三期的评价值分别为0.6870、0.7080、0.7127;围场县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最低,三期的评价值分别为0.4280、0.4710、0.4780;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三期的平均分值分别为0.5577、0.5982和0.5906。 (3)研究区生态效益值2004-2014年期间,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波动上升的趋势。兴隆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营子区、平泉县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宽城县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4)依据承德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逐渐提升型、波动提升型和波动下降型三种类型分区。针对每一类型分区,提出调控建议。 本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承德市各县区2004、2009和2014年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迸行评价,明确生态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进行变化类型分区,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承德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