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析医疗产业中的“药房托管”的模式、机制与绩效问题。当前的“药房托管”普遍是由政府部门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的一项医疗体制改革举措,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其实质是医药流通企业向医疗产业下游纵向控制的一种方式,也可理解为传统营销模式的重大变革。这一模式是在政府、医院、医药流通企业多方需求综合下产生的,客观上,各方的利益都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而其成功的运营则又需要医院和医药企业之间形成双方均能受益的合作模式,并且又能够达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目标。因此,对这一问题将实践上升到理论进行探讨、并且总结成若干经验,对于“药房托管”的推进乃至整个医疗体制改革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本文的内容可总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问题,提出药房托管是在当前约束条件可行的医疗体制改革方式。此外,本章简要回顾相关的研究,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药房托管”相关的政策规定。
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药房托管”形成的一般性背景和经营模式。因为“药房托管”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必须符合转型时期医疗体制改革的一般性原则,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医院、患者等多方面利益必须在这一变革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否则这一改革就会在某些环节出现停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出现比较顺利的状况。本章在提出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为什么有动力参与“药房托管”,并简要介绍了具体的托管形式。
第三章主要是从纵向关系的理论视角分析“药房托管”模式的运行机制。在一般性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纵向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本章重点分析了“药房托管”为什么能够被医院和医药企业这两个纵向关系中的主体所接受,从理论上证明了“药房托管”有效实施的可能性和前提条件。
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药房托管“防腐、惠民”目标的实现机制。药房托管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保证“防腐、惠民”的实现,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实现各个微观主体的利益才是稳定的,政府才有继续推动的积极性。本章即是分析传统药品流通灰色利益链的基础上,讨论了药房托管是如何实现压缩医药代表生存空间、杜绝医生收受回扣的,而这一原理又与其他医药改革模式存在哪些不同和进步。
第五章是以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的实证分析,主要讨论了南京医药实施“药房托管”的过程以及“药房托管”模式的绩效。药房托管本身不仅体现了医药流通企业的商业绩效,更通过斩断由医药代表形成的药品销售灰色利益链,达到了“防腐、惠民”的社会目标。应该说,南京模式的实践证明了“药房托管”的多重价值。
第六章总结全文。总结了以南京医药为代表的“药房托管”的基本经验、以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并重点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药房托管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