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泡沫油是一种在连续油相中可稳定存在大量分散性气泡的特殊稠油。能产生泡沫油流的稠油油藏具有生产气油比低、产油量高的独特生产特点。相较于普通稠油油藏,泡沫油流是此类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机理。但是随着开发的进行,当油藏压力低于拟泡点压力时,分散的气泡迅速聚集形成连续气相,泡沫油现象消失,使得稠油油藏冷采后期产量迅速递减。二氧化碳注气吞吐可以稳定储层压力,二次形成泡沫油,是提高稠油油藏后期产量的重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油是一种在连续油相中可稳定存在大量分散性气泡的特殊稠油。能产生泡沫油流的稠油油藏具有生产气油比低、产油量高的独特生产特点。相较于普通稠油油藏,泡沫油流是此类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机理。但是随着开发的进行,当油藏压力低于拟泡点压力时,分散的气泡迅速聚集形成连续气相,泡沫油现象消失,使得稠油油藏冷采后期产量迅速递减。二氧化碳注气吞吐可以稳定储层压力,二次形成泡沫油,是提高稠油油藏后期产量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在稠油中的溶解度是二次形成泡沫油的保障,焖井时间、总注气量和采液速率等吞吐参数是影响泡沫形成及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简单快速地掌握二氧化碳溶解度,确定多井二氧化碳吞吐注采参数是目前稠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开发的关键。本文从二氧化碳吞吐改善稠油油藏冷采后期开发效果出发,研究提高二氧化碳吞吐二次形成泡沫油驱油效率的方法。首先,在146组二氧化碳溶解度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帝国竞争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ICA-BPNN)二氧化碳溶解度预测模型,并将ICA-BPNN预测模型与传统BP神经网络和经验公式对比。此后,基于委内瑞拉目标区块M建立充分反映泡沫油二氧化碳吞吐流动特性的六组分数值模拟模型,设计新型帝国粒子群(ICA-PSO)混合算法,利用ICA-PSO混合算法进行稠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影响因素研究和多井二氧化碳吞吐生产参数优化。最终获得最佳吞吐生产方案,为稠油油藏冷采后期二氧化碳吞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ICA-BPNN二氧化碳溶解度预测模型对15组检验样本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为2.7206,均方根误差为1.649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74%,决定系数R~2为0.9976,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5%。ICA-BPNN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准度远高于常规BP神经网络和经验公式。ICA-PSO混合算法可有效优化稠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参数,所求得的最佳吞吐方案相比衰竭方案,采出程度提高8.45%,增产油量4.97×10~6 m~3。且ICA-PSO混合算法与原始ICA算法相比,全局搜索能力更强,收敛速度更快。
其他文献
随着压裂技术的发展,致密油藏的开发在油田开采中得到重视,占油气开采比重越来越大。但致密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常规压裂改造措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针对性,增产效果有限,因此人们提出采用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对致密油藏进行压裂改造。压裂暂堵剂是转向重复压裂技术中重要的添加剂,对于封堵老裂缝以及新裂缝的重新定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压裂改造的效果。目前转向压裂施工中采用的暂堵剂大多存在封堵强度不高、耐温性差、
地下储层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将会出现明显改变,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地下储层受外界的高温作用。例如,在核废料地下存储及稠油开采的过程中,储层岩石受高温作用会出现热损伤,孔隙空间会发生明显变化。二是高温储层与注入流体的相互作用。当流体注入干热岩等高温储层时,岩石受热冲击作用会迅速降温,孔隙空间也会发生明显改变。温度变化对岩石微观结构的改造,对孔隙内流体的渗流过程以及渗流过程中流体与岩石传热过程的影响
西部T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主要以直井模式开发。目前油田底水上升情况严重,底水锥进对油、气藏开采不利。为保持油藏的有效开采,需进行底水治理。由于油藏埋藏深、温度高、地层水含盐量大、油层厚等原因,注水泥、注冻胶建隔板封堵底水都存在凝胶时间可控性差、耐温性差、稳定性差、强度低等缺陷。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通过QC-90树脂添加引发剂、缓聚剂构建高强度、凝胶时间可控、稳定性高的化学隔板体系。论文依据半
致密油藏具有基质致密、天然产能低、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以毛管力为主要作用力的静态渗吸来有效开采这类储层。针对渗吸实验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是研究岩心的边界条件、物性参数,渗吸方式等因素对渗吸采出程度的影响,对渗吸实验中岩心内受重力和界面张力影响的流体的渗吸深度研究较少,因此考虑重力对渗吸深度的影响对致密储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高压压汞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致密储
聚/表复合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但是聚/表复合驱在驱油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油田有多方面的应用,将纳米技术与聚/表复合驱相结合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纳米流体是典型的胶体分散体系,颗粒易发生团聚失去稳定性,进而对体系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首先通过沉降法、浊度及Zeta电位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盐环境下(Na Cl盐水和模拟地层水)、不同SiO2浓度时纳
降粘剂-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复合驱油技术在国内外很多油田都有应用,普遍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关于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还不够系统。在微观上方面,关于降粘剂和泡沫调堵体系的协同增产机理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亟需对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为了研究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机理,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针对胜利油田C区块地
CO2驱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能有效提高采收率,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其对于致密、稠油等非常规油藏的开发效果也有显著的改善,在现场应用广泛。然而在CO2驱油过程中,沥青质在地层、井筒、采油设备中的沉积会带来地层堵塞、渗透率降低、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等不良影响。对于重质原油而言,沥青质含量高,沉积现象会相对严重;对于致密油藏而言,沉积的沥青质更易堵塞致密岩心,加大开采难度。为保证开发效果,CO2
CO2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由于CO2的低黏度和高流动性,在低渗透地层易发生气窜,波及系数较低,采油效果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泡沫驱可以提高注气波及效率,降低气体的流度,从而提高采收率。然而,目前泡沫流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基泡沫上,对油基泡沫的研究较少,因此系统的研究油基泡沫稳定性机理以及油基泡沫对CO2流度控制规律,对泡沫驱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
对于稠油热采井,油藏埋深普遍较浅,弱胶结储层普遍发育,且热采过程中井下存在高温高压以及流体交替流动等复杂工况,油井存在较高的出砂风险,由此导致的井下挡砂介质堵塞与渗透率损失,是造成稠油井产能降低、含水率上升等问题的关键原因。目前关于稠油热采井挡砂介质渗透率损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内清水或增粘水条件下介质挡砂堵塞模拟实验,无法考虑稠油或流体交替流动对渗透率损失的影响,且缺乏对于介质渗透率损失的系统
致密油藏新增探明储量尤其丰富,但必须经过压裂才能实现原油的有效开发。由于致密油藏孔喉细小,流体流动能力差,压裂后衰竭式开发原油采收率依然较低。研究发现,CO2作为压裂前置段塞可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延长衰竭开采周期。同时,CO2可以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体积膨胀,发挥溶解气驱等特点,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致密储层中束缚水饱和度较高,CO2可以与地层水生成碳酸,与储层矿物发生溶蚀反应,能够改变孔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