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本文赞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从墨子的角度肯定“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对孔子“仁”思想再研究并从公民社会视野解读其现代价值。孔子的“仁”思想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儒家与墨家影响巨大,时称“孔墨显学”。同时,这两家又是最大的论敌。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件中认为: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历史的事实是由矛盾的陈述中间清理出来的。孔子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意见分歧也很大,本文从儒家的对立面墨子的角度肯定“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墨子对儒家的批驳散见于《墨子》各篇,但在《非儒》篇中,墨子系统地对儒家进行了批判。《非儒》篇上、中皆佚,只有下。此篇主要是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礼义思想,是本文探讨孔子的“仁”思想的一篇主要文献。文章的前半部分列举了儒家学派的七个主要观点,并一一批驳,这些批驳都极为犀利,但确能抓住儒家思想的要害,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文章的后半部分则集中对孔子进行了批判,而且言论更为激烈,甚至有些地方干脆就是攻击。此外,在《公孟》篇中,记录了儒墨两家激烈的争论。从墨子对儒家学派的主要观点乃至对孔子的批驳、攻击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特点。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是在“礼”的基础上讲“仁”,以“仁”入“礼”,“仁”不能脱离“礼”,“仁”“礼”结合,并同时具有主体性、生活化特征。“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仁”思想的内涵,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与“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的“爱人”,如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在《论语》中有明显的表达,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仁”的界说。“爱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简明概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肯定的方面讲: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能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是从否定的方面讲: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为“忠”;这种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为“恕”。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叫“忠恕之道”。孔子的“仁”思想有什么现代价值?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承认相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同时具备,孔子“仁”思想是一具有汉民族特点的理性精神。并没有高深的玄理,也没有神秘的教义,孔子对“礼”的规定解释,更平实地符合日常生活,具有更普遍的可接受性和付诸实践的有效性。孔子“仁”思想已经构成中华民族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能够或消化掉或排斥外来的侵犯干扰,而长期自我保持延续下来,有了一种可以经过转化而成为现代价值的可能性。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为实现孔子“仁”思想的现代价值奠定了理论原则。在现代,要实现孔子“仁”思想的现代价值,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思想可以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来,尽管儒家思想遭遇到了最为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但在如何救亡图存,“中国走向何方”等等尖锐激切的思想变局中隐含着的核心,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对于传统儒学的现代解读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有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从公民社会这样一个视野,也许可以获得对于孔子“仁”思想的现代价值的一些新的解读:从政治层面,孔子“仁”思想隐含着一种权利观念,可以用来克服现代人的政治冷漠症;从伦理层面,孔子“仁”思想对秩序或程序公正的服从,是公民社会里的公民所需要的;孔子“仁”思想的对等义务观中的德性思想对民主政治的运作很重要。但孔子并非仅仅提倡一种相互性的对等义务关系。孔子“仁”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越往后发展,越强调一种片面性的服从关系,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臣民意识传统,是中国进入公民社会的一个潜在的巨大阻力。因此,基于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思想,要使我们从传统的臣民意识转换为现代公民意识,还更多的需要突出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及参与意识。在公民社会中,孔子“仁”思想所依附的“礼”已不复存在,因而实现孔子“仁”思想价值的制度就消解了。要实现孔子“仁”思想的价值,就必须作出制度上的安排。因此,在培育我们的公民社会的同时,必须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在这样一种制度背景下,孔子“仁”思想的传统才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