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火鸡等鸟类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2~7周龄鸭最易被其感染而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世界现已报道21个血清型RA,分别以阿拉伯数字1~21命名,各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这也给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造成困难。
试验一对已保存或分离的不同血清型RA的培养特性、镜检形态、生化反应、药敏试验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pH值液体培养基中RA生长情况的摸索,确定其最适生长pH值;配制此pH值的TSB培养基培养RA,每隔2h活菌计数一次,将结果绘制成该菌的一步生长曲线。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蛋白(OMP)往往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试验一采用低温超速离心法提取了2型RA的OMP,通过SDS-PAGE电泳确定了其主要的蛋白电泳条带;根据2型RA OMP和鸭抗2型RA血清的玻片凝集及琼脂扩散试验,证明了RA的OMP具有反应原性。试验一最后通过RA人工感染鸭试验,对RA的致病性、患病鸭的临床症状及病死鸭的内脏病变等进行了研究。
试验二根据RA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退火温度、模板提取方式等条件的摸索,建立了RA的临床PCR诊断方法。试验二同时研究了此PCR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敏感性较高,25μL的检测体系对菌落的最低检出量为30~300CFU,对DNA模板的最低检出量为0.025~0.25ng;特异性较好,4株不同的R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鸭大肠杆菌、鸭巴氏杆菌、鸭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稳定性较强,同一样品连续8天的重复试验均呈阳性。最后,利用已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对不同鸭场的共20羽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进行了诊断,结果为12羽鸭的RA检测呈阳性。
试验三根据RA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探针5末端由FAM标记、3末端由TAMRA标记),通过构建阳性克隆标准品、优化引物浓度、Taqman探针浓度,建立了RA的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并绘制出标准曲线,得到其线性回归方程。试验三同时研究了此FQ-PCR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并将其敏感性与普通PCR做了比较。结果表明,FQ-PCR的敏感性极高,20μL的检测体系最低检出量为1.03个DNA模板,敏感性约是普通PCR的100倍;特异性较好,5株不同的R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鸭大肠杆菌、鸭巴氏杆菌、鸭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则均为阴性;稳定性较强,通过单次平行试验和多次重复试验及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此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intra-assay CV%)仅为0.49%~0.73%;批间变异系数(inter-assay CV%)仅为0.91%~1.15%。
试验三应用已建立的FQ-PCR检测方法分别对RA自然和人工感染鸭病例的不同脏器的细菌进行定量检测,确定了阴阳性临界Ct值,并对临床疑似阳性病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自然和人工感染鸭病例不同脏器的RA含量有所不同,其分别在前者的大脑、后者的心脏中含量最大。根据此结果,对不同鸭场的20羽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进行了诊断,检测结果与试验二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FQ-PCR能够快速有效地应用于RA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