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之鼻祖,迄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朱仙镇年画艺人通过师徒传承和父子传承两种传统传承模式,不仅传承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而且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传统、人文思想和文化品格。本文主要探讨师徒传承和父子传承两种传统传承模式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它们在现代产业经济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新的思考。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艺术,必须以传承为基点。 第二部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宋代市民文化的兴起和雕版印刷的发明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清时期,朱仙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繁荣的经济文化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进入黄金时代。“文革”期间,朱仙镇木版年画遭受重创。但在改革开放后,它又重新大放异彩。 第三部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传承模式。(一)师徒传承。师承关系具有明显的封建宗法色彩:其技艺传承采用民间传统手工艺常用的口传身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师承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艺德两方面。(二)父子传承。和学徒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门里出身”,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外,他们更重要的是对本作坊的堂号、信誉及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的继承和发扬。 (三)帮工。比较自由,流动性较强。 第四部分:传统传承模式存在的必要条件。(一)乡村社会的乡土性和地域性。乡土性是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底色,是传统农民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