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整体上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了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和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悬殊,引起了政府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针对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论文认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差距,是导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本论文从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以改革开放以来直至20世纪末期中央政府和西部各省区政府制定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主要问题、发展机遇和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等重大问题。这一研究,对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梳理提炼了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提出了政策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最为重要的资源的观点。把政策分析理论引入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本论文认为,应该着重分析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政策制定中各主体的行为取向、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效应评价、下一步的政策创新等问题。
基于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本论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及其构成的界定,非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量,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及其效应的东西部比较分析等方面,强调指出政策及其效应的差距直接促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本论文认为,进入21世纪,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良好机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西部各省区政府的中心任务。为此,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西部省区政府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并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从政策创新的角度,以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技术进步政策为重点,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保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改进政府监管、加强引导和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