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too运动是女性发起的以反性骚扰为目的的在线话语行动。与一般的社会运动不同,#Metoo运动没有任何的组织,多由个别性侵或性骚扰的受害女性通过社交媒体自发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情感动员进而引发病毒式传播,将性骚扰及其背后不平等的性别权力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通过研究#Metoo运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过程及其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发生背后的意义,从而帮助改变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推动性别平权立法。
绪论部分探讨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对#Metoo运动、性骚扰、赋权理论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先是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抽样过程,接着介绍了资料收集过程以及访谈大纲,最后详细介绍了资料分析阶段的编码过程。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女性主义运动从“平等之争”到“话语之争”的转变。第一节回顾了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发现早期的女性主义运动均是围绕女性争取社会权利平等、改变女性遭遇的性别歧视而展开。第二节论述了#Metoo运动是女性主义运动新的形式,它是一场直接的身体抗争,目的是为了打破社会权力关系结构中男权主义的话语权支配地位。主要从#Metoo运动在美国起步、#Metoo运动进入中国两个方面阐述。
第二章阐述了#Metoo运动的参与动机。首先,从程序主义功能失灵的角度出发,指出#Metoo运动是女性在遭遇性骚扰后维权路径转向的表现;其次,论述了#Metoo运动的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最后,从“话语-权力”关系的角度出发,谈到发声是女性在#Metoo运动中抗争的手段,只有当性骚扰进入公共话语论坛,才能激发抗议活动。
第三章分析了#Metoo运动的参与过程。首先,基于“弱关系属性”探究了#Metoo运动为何会让受害女性在短时间内实现“互联”;其次,基于“情感劳动”的理论探讨了#Metoo运动的动员形式;最后,从意见领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明星案件在#Metoo运动中扮演的助推剂作用。
第四章分析了#Metoo运动的多重意义。首先,从自我赋权的角度出发,认为#Metoo运动消除了受害者对性骚扰的耻感,帮助女性走出精神困境,最终实现对个人生活的掌控;其次,从媒介赋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新媒体构建的“技术共同体”让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权。最后,从社会赋权的角度出发,认为#Metoo运动改变了公众对性骚扰的看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完善,一个观念的共同体正在形成。
第五章反思了#Metoo运动的局限和不足。首先,分析了封闭的权力体系与不完善的防治机制导致女性从运动中获得的权利仍然有限;其次,非此即彼的“他者化”倾向,天然的将男性受害者排除在外,容易造成两性对立。而且社交媒体商业化的属性极易造成女性主义的“污名化”,从而消解#Metoo运动的合法诉求;最后,本文认为#Metoo运动在欧美发展成为了一场跨阶层、跨地域、跨职业、跨种族的女性主义运动,但在中国仍然存在阶层、身份和地域的局限性。
绪论部分探讨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对#Metoo运动、性骚扰、赋权理论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先是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抽样过程,接着介绍了资料收集过程以及访谈大纲,最后详细介绍了资料分析阶段的编码过程。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女性主义运动从“平等之争”到“话语之争”的转变。第一节回顾了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发现早期的女性主义运动均是围绕女性争取社会权利平等、改变女性遭遇的性别歧视而展开。第二节论述了#Metoo运动是女性主义运动新的形式,它是一场直接的身体抗争,目的是为了打破社会权力关系结构中男权主义的话语权支配地位。主要从#Metoo运动在美国起步、#Metoo运动进入中国两个方面阐述。
第二章阐述了#Metoo运动的参与动机。首先,从程序主义功能失灵的角度出发,指出#Metoo运动是女性在遭遇性骚扰后维权路径转向的表现;其次,论述了#Metoo运动的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最后,从“话语-权力”关系的角度出发,谈到发声是女性在#Metoo运动中抗争的手段,只有当性骚扰进入公共话语论坛,才能激发抗议活动。
第三章分析了#Metoo运动的参与过程。首先,基于“弱关系属性”探究了#Metoo运动为何会让受害女性在短时间内实现“互联”;其次,基于“情感劳动”的理论探讨了#Metoo运动的动员形式;最后,从意见领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明星案件在#Metoo运动中扮演的助推剂作用。
第四章分析了#Metoo运动的多重意义。首先,从自我赋权的角度出发,认为#Metoo运动消除了受害者对性骚扰的耻感,帮助女性走出精神困境,最终实现对个人生活的掌控;其次,从媒介赋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新媒体构建的“技术共同体”让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权。最后,从社会赋权的角度出发,认为#Metoo运动改变了公众对性骚扰的看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完善,一个观念的共同体正在形成。
第五章反思了#Metoo运动的局限和不足。首先,分析了封闭的权力体系与不完善的防治机制导致女性从运动中获得的权利仍然有限;其次,非此即彼的“他者化”倾向,天然的将男性受害者排除在外,容易造成两性对立。而且社交媒体商业化的属性极易造成女性主义的“污名化”,从而消解#Metoo运动的合法诉求;最后,本文认为#Metoo运动在欧美发展成为了一场跨阶层、跨地域、跨职业、跨种族的女性主义运动,但在中国仍然存在阶层、身份和地域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