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夯筑土遗址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建筑类型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科学等重要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土遗址正在遭受着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破坏。锚固技术作为土遗址的一项重要加固措施目前已经开始逐渐运用于土遗址保护工程之中。基于“不改变原状”和“就地取材”原则,木锚杆因其良好的兼容性在土遗址锚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夯筑土遗址锚固机理的研究主要以单锚为主,群锚锚固机制研究才刚刚起步,严重限制了土遗址群锚锚固技术的发展。本文选择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锚固系统中最基本的两锚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模型和手段,多角度研究土遗址两锚锚固系统锚固机理。通过缩小比例试验及室内模型足尺试验,运用拉拔测试系统与位移监测系统,对木锚杆两锚锚固系统开展锚固机理研究。并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和数值模拟软件对锚固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夯筑土遗址木锚杆两锚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及界面力学特性等方面有深入的认识。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数字图像试验结果表明,横、纵向测线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横向、纵向位移均保持为连续变化,横向测线上观测点的纵向位移关系均呈抛物线形,而纵向测线上观测点的横向位移则是呈锥形。(2)通过试验可知,锚固系统的破坏模式为上部锥形破坏,下部只有锚杆拔出的复合破坏。这对施工中如何提高锚固强度具有借鉴意义。(3)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所得的荷载位移曲线都是在加载前期处于弹性阶段,加载后期处于塑性阶段。(4)当锚杆间距小于0.458m时,开始出现间距效应,而当锚杆边距小于0.228m时,开始出现边距效应。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的边距和间距这两个参数对木锚杆拉拔位移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边距、间距越小,木锚杆拉拔位移越大,边距效应、间距效应越明显。(5)参数分析表明,在土遗址拉拔试验中,当锚杆间距小于0.458m时,除了要考虑间距效应外,还应考虑加筋效应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加筋效应能够减小锚杆的位移。实际工程中正好出现间距效应和边距效应的点即为锚杆最佳的施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