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租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关于寻租现象的零散论述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甚至更早。寻租理论思想最早萌芽于塔洛克(Gordon Tullock)1967年发表的论文《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而“寻租”(rent seeking)这个术语是美国教授安妮·克鲁格(Ann O.Krueger)在1974年6月的论文《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提出的,其后这个概念开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寻租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寻租是寻租问题的一个方面,本文所研究的企业寻租是指企业向政府寻求一种非生产性获利。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寻租行为。企业的寻租行为对社会以及经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更使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以及企业自身的成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寻租问题上,已经有很多学者及学派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我国问题的研究中,寻租理论引进较晚,它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进的,它的引进使人们看到了市场经济不完善所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使人们开始重视这一理论的应用,相应的,对企业寻租理论的研究日益完善。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与现实问题,分析我国转轨经济下企业的寻租行为。本文五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寻租理论概述。首先介绍了寻租的定义,又在寻租定义的基础上着重解释了企业寻租的涵义,结合现代企业寻租的表现特征阐明了企业寻租造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第二部分对我国转轨体制下企业寻租行为进行分析。对企业寻租的条件、对象、路径与寻租方式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成本—收益理论对企业寻租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寻租方与设租方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博弈分析。第三部分是我国转轨体制下企业寻租的案例分析。首先,结合一定的数据,对我国转轨期的租金规模进行了动态分析,之后,又结合“湖北省五大案”从建筑业寻租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寻租理论,对整个企业寻租行为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转轨时期企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恶性企业寻租行为进行治理的一些建议。企业寻租在多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运行规律的市场经济,加强法治与监督,才能有效的防范企业寻租。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