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真菌性病害,能够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并建立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有助于将多个抗病基因进行聚合,实现小麦品种抗病的广谱性与持久性。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和四倍体栽培小麦的祖先种,具有丰富的抗病遗传资源,可用于小麦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IW1 70、Pm26、MlWE74和PmWE35都位于2B染色体。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部专项(2011AA100104,2013CB127705); 国家农业部专项(2011ZX08009-00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300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真菌性病害,能够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并建立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有助于将多个抗病基因进行聚合,实现小麦品种抗病的广谱性与持久性。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和四倍体栽培小麦的祖先种,具有丰富的抗病遗传资源,可用于小麦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IW1 70、Pm26、MlWE74和PmWE35都位于2B染色体。本研究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和野生二粒小麦Zavitan的参考基因组序列构建了MlIW1 70、Pm26、MlWE74和PmWE35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其中,位于2BL染色体的PmWE35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而且与抗条锈病基因Yr5紧密连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小麦参考基因组序列开发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同时扩大作图群体,构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IW1 70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MlIW170定位在分子标记WGGBH1388和WGGBY776之间0.06 cM的遗传区间,对应普通小麦中国春和野生二粒小麦Zavitan的候选区间分别包含5和6个基因。RNA-Seq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三个含有NB-ARC-LRR结构域的基因能够转录,将作为MlIW170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析。2.开发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对抗白粉病基因Pm26进行精细定位,利用2,664个F2单株的分离群体,最终将Pm26定位到分子标记WGGBD864和WGGBD661之间0.208 cM的遗传区间,对应中国春候选区间的物理距离是81 Kb,包含3个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m26-40与CS相比存在73.6 Kb的缺失。3.利用新开发的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新的作图大群体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WE74进行精细定位。分子标记WGGBD412和WGGBD425将MIWE74限制在0.12 cM的遗传区间,其对应普通小麦中国春和野生二粒小麦Zavitan候选区间的物理距离均为13 Kb,经基因注释发现候选区间含有2个编码磷酸甘油变位酶蛋白基因。4.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IW1 70、Pm26和MlWE74都位于2BS染色体,3个基因紧密连锁。IW170、Pm26-40和WE74对36个白粉菌系表现为不同的抗性反应。5.开发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构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 WE35和抗条锈病基因Yr5的遗传连锁图谱。Pm WE35与抗条锈病基因Yr5互斥紧密连锁,被定位于0.06 cM的遗传区间,对应普通小麦中国春和野生二粒小麦Zavitan的物理区间均为5.69 Mb,分别包含40和39个预测的基因。通过与2BL已有的抗白粉病基因位点进行比较分析,证实PmWE35是一个新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其他文献
太阳辐射作为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能耗的关键气象要素,其数据是制定建筑热环境精细化、精准化设计策略的重要依据。目前地面气象辐射台站的观测数据在覆盖地域、时间尺度上皆难以满足建筑热环境设计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太阳辐射估算模型是完善辐射数据的重要途径。太阳辐射数据地域特征明显,现有的辐射统计模型的地域适应性尚不明确;辐射数据观测地域有限,未观测地域辐射数据的确定尚待研究;逐时辐射量具有
由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以下简称 Cmm)所导致的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一种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给世界各地的番茄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Cmm在寡营养条件下可进入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以下简称
猪,最早驯化于约一万年前,是人类历史中的多个被成功驯化的动物之一。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以及猪的多个驯化中心的确立等因素,使得不同猪群之间的表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造就猪表型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针对猪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深度挖掘,一方面利用高深度的重测序数据探究了猪的结构变异体(Structural Variant,SV),另一方面采用从头组装策略建立了猪的全
本研究以甘薯品系HVB-3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编码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基因IbLCYB2、生长素响应因子(ARF family)基因IbARF5和碱性亮氨酸拉链类转录因子(bZIP family)基因IbbZIP1。将IbLCYB2基因导入甘薯品种商薯19,分别将IbARF5和IbbZIP1这两个基因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IbL
针对我国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染气体排放量大,堆肥产品质量不稳定、出路不佳等问题,从碳的保存与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本文以污泥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研究堆肥工艺条件和不同种类堆肥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污染气体排放以及堆肥腐殖化程度的影响,筛选出腐殖化程度高同时污染气体排放量少的污泥堆肥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以腐熟污泥堆肥为原料,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制备污泥堆肥纳米腐植酸,并对其结构性能及农用效果进行研究。
双歧杆菌是重要的益生菌,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但是贯穿于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及摄入消化过程中的酸胁迫严重威胁着双歧杆菌的存活。动物双歧杆菌是耐酸性最强的双歧杆菌,然而其耐酸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A6(CGMCCNo.9273)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基因组、转录组及基因工程手段探究了动物双歧杆菌的耐酸应答机制。该研究对解析动物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新型能源作物,甘薯的产量受到干旱和盐渍等环境胁迫的严重制约。本研究以甘薯耐旱品系徐55-2为材料,通过PEG6000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初步揭示了徐55-2的抗旱分子机理,同时克隆了差异表达基因Ib WRKY2、IbGATA24和IbSDT,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分别将这3个基因导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对其抗逆性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