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在文学和报学结合处的文艺副刊,必然受到两股力量的影响。一方面,爵刊发展的历史表明,副刊从诞生之初便成为文学和文化的大众传播载体,具有文学性。另一方面,副刊又要受到报业规律和媒介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具有新闻性。
“花地”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就像血液一般,浸润着“花地”每一个部分,具体体现在“花地”的编辑思路、栏目设置、内容选择、版面编排等方面。“花地”拥有良好的文学传统,秦牧等老一辈“花地”人开创的文学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使“花地”成为广州最“雅”的报纸副刊,这也是其成为我国报纸副刊品牌的原因之所在。
“花地”的新闻性脱胎于《羊城晚报》创刊之初打破苏联《真理报》模式束缚的改革。其新闻性表现为版面动态化和内容上的现实性、批判性。“花地”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艺副刊的认识,提出变文艺副刊为文化副刊的主张。对文艺副刊认识的转变催生了副刊生产机制的转型。文艺副刊需要构建新的作者、编者、读者的互动关系,重视读者在副刊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花地”着力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挖掘编者的主动性,搞好品牌经营。这些做法增强了“花地”的新闻性,是对当下副刊编辑形态的创新。理想的副刊应当是用文学、文化的笔触探讨社会问题的公共论坛,正是因为“花地”的新闻性,而使“花地”具有了公共领域性质。
文艺副刊是生长在文学和报学边缘的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播媒介,注定是副刊必须在新闻性和文学性二元对立的矛盾中带着镣铐跳舞。“花地”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报业竞争环境分别影响着“花地”的新闻性和文学性。这说明副刊的新闻性和文学性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因此文艺副刊必须在坚持文学性的同时改革新闻性。“花地”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走上了当下副刊发展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