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痹心痛是指由于正气亏虚,饮食不洁、情志、寒邪等侵犯机体所引起的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当属于此范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则主要是由机体内脂质的代谢紊乱而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即为中医学中所谓“痰浊”,中医学认为痰浊内蕴是导致经脉淤滞,气血运行不畅的直接因素。而“脾为生痰之源”,所以脾胃失调是产生痰浊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脾胃先衰,运化失职,气血亦必然随之渐衰,气不足则血运无力,血不充则心失濡养,久而造成血虚气衰,气衰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恶性循环,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由此可知,脾胃功能正常与否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目的: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脾虚湿盛型胸痹心痛(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等,观察该法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本课题共纳入60例病例,经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符合西医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及中医胸痹心痛(脾虚湿盛型)证候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均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加以健脾益气的中药颗粒剂治疗。连续给药28天(4周)。以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中医症状疗效、中医症状量化积分表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积分、心率、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硝酸甘油停减率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通过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在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2、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总积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P=0.016,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P=0.011.P<0.01,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组间比较P=0.571,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P=0.029,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各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变化情况:两组经治疗后,在胸闷、疲倦乏力、腰膝酸软、不寐、自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胸痛、气短、心悸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在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6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5、在改善心率方面:治疗后两组心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27,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39,P<0.05,说明两组均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6、在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85.00%和72.22%,治疗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7、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总积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08,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06,P<0.01,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问卷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P=0.486,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0.03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8、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各维度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问卷各维度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和疾病的认识程度方面的组内对比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稳定程度方面的组内及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治疗满意程度方面的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理脾胃法能有效地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