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审美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与审美有密切的关系。最初,人通过行走的实践,实现了各种功利的目的、满足了现实的诉求;与此同时,也在行走中进一步让心灵和自然关系更密切,发现与培养了感受自然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蜀道,便是在行走中开发出来的人文美与自然美结合的产物,并且与我国古代诗人群体有很深的渊源。行走在蜀道上,现实之“险”的刺激,导致诗人内心迸发“难”的主观感受,勾起“惊”与“悲”的情感反应;情感又反作用于主观感受,致使“难”被诗人们反复传达、强化。于是,蜀道凭借“难”这一独特符号进入文学作品,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特征性场所”之一;“蜀道难”也成了蜀道的初始文学形象和诗人独特的抒情空间。检索相关作品,并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在“蜀道难”抒情空间之下,有的诗人写人生之难与蜀道之难重合,天险之难成为放大内心痛苦的催化剂;有的则直接吟咏“蜀道难”三字以吐露心灵困境,将“蜀道难”谱成失意者内心的一曲悲歌……随着地理背景和文化精神的多样性呈现,诗人对于蜀道的审美倾向也不断演进,从建构“蜀道难”到消解“蜀道难”,蜀道的审美符号从最初的“难”,丰富到“雄”“美”“易”“明”“奇”。相关诗作中,有的诗人通过纵情挥洒的英雄气概,表现心中有关“活”的审美需求,以精神超越的方式高吟“蜀道雄”。有的着眼于蜀道的异域之美,试图为即将入蜀的友人建构一方适意的心灵空间,而吟出“蜀道美”。有的凭借传统文人对功名的感性需求,以此鼓舞入蜀友人,道出“蜀道易”。有的借德政化解蜀道的军用价值来消解“蜀道难”,在此过程中显现出了“明”的审美符号。还有的借助主动出游的行为与充分的想象力来探索蜀道之“奇”,将自身也放入审美观照范围里。在行走中,有关蜀道的审美体验不断丰富。深究“蜀道难”文学主题的建构及产生美学变奏的过程,可知:“行”与“凿”的重要动作是人类开创蜀文化之道这一壮美勋业的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力与崇高之美,注入了文学作品,带来了雄美壮丽的文风。卸下“蜀道难”后,诗人的思想变得轻松宽广,心灵空间不断拓展;同时,随着物我关系的演变,他们的审美感官也日渐细腻。故而,在诗人们的审美观照下,蜀道,有了更多的审美发现。最重要的是,在蜀道审美中,人与自然异质同构的审美心理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演进方向,还从美学上给我们“建构适意空间”乃至“诗意行走栖息”的重要审美启示。
其他文献
从美国引入的滤膜系数(Membrane Factor),已列为我国部颁油田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之一。本文统计分析了548次现场实测资料并对影响 MF 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滤膜
研究了以大庆石蜡基原油的馏份油为原料合成烷基芳基石油磺酸盐的方法,考察了石油磺酸盐的合成原料、精制方法及反应条件。磺化深度由特殊的磺化反应和反应条件控制,用美国材
中国教育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还受到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在这种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机械式的重复操作的模式,改革的出路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倡教育的艺术化。
目的:探讨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吲达帕胺胶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10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
本文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已酯(PHMA)在煤油和煤油-丙酮混合溶剂中的减阻性能和抗剪切性能及分子量 M、水力学体积[η]M 等分子参数的影响。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向往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室内设计教学内容也要随着时代而改变,在室内设计风格上从传统装饰转向
本文介绍了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的矿场合成工艺,并对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转化率、产品分子量、稳定剂及水质要求等问题作了讨论。本工艺简便易行,便于现场作业,可大幅度降
本文报导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使用含少量H_2S地层水作为注入水的杀菌防腐蚀处理技术。从杀菌剂的室内筛选到现场投加试验均作了介绍。在现场投加杀菌剂试验中含H_2S水的腐蚀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于预防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将BMSC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含EPO)、A组(EPO终浓度10 IU/m L)、B组(EP
采用天然手性中心多糖类手性反相色谱固定相填料,高氯酸钠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在不同的流动相比例下拆分了手性药物坦索罗辛.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色谱参数变化的规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