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既往认为,主动脉缩窄是单纯的结构异常,通过外科手术纠正后循环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但近年来研究显示,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且发病年龄较早,此可能与术后仍存在血管结构和功能损害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近、中期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国内同行引进新的观念并引起重视,更好地做好术后的随访工作,以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方法: 选取20例主动脉缩窄(CoA)患儿作为CoA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手术年龄为(1.7±2.9)岁(19天~10岁),其中单纯性主动脉缩窄6例,复合性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4例,同期选择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作为VSD组进行对照,男12例,女8例,平均手术年龄为(2.3±3.2)岁(1月~12岁)。并选取20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异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男10例,女10例,空白处理平均年龄为(2.0±2.5)岁(3月~10岁)。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CoA组、VSD组及健康组均无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全身炎症性疾病等病史。采用美国GE公司的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CoA组和VSD组均于手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监测静息时无创四肢血压、超声下右颈总动脉的内膜交界面至外膜上层之间的垂直距离(IMT)、右肱动脉的充血性反应后血流介导舒张功能(FMD)(心室舒张末期时相)。健康对照组也于空白处理前、空白处理后1月、空白处理后6月、空白处理后1年进行上述项目的监测。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各研究对象在术(或空白处理)前、术(或空白处理)后1月、术(或空白处理)后6月、术(或空白处理)后1年三组均未发现静息时高血压。CoA组的颈总动脉IMT[(0.47±0.10)mm、(0.49±0.10)mm、(0.57±0.07)mm、(0.61±0.07)mm]均高于同期的VSD组[(0.41±0.11)mm,(0.43±0.11)mm,(0.51±0.08)mm,(0.55±0.08)mm](P<0.05)与健康组[(0.40±0.09)mm,(0.42±0.11)mm,(0.50±0.08)mm,(0.57±0.08)mm](P<0.05)。CoA组的肱动脉FMD[(5.46±1.51)%,(5.71±1.88)%,(5.42±1.69)%,(5.27±1.02)%]均明显低于VSD组[(6.69±1.45)%,(6.66±1.21)%,(6.84±1.41)%,(6.43±1.34)%](P<0.05)和健康组[(6.59±1.84)%,(6.81±1.03)%,(6.91±1.31)%,(6.56±1.62)%](P<0.05)。而上述两个指标在 VSD组与健康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近中期的随访表明患儿仍存在血管结构和内皮功能异常,提示手术纠治主动脉缩窄后血管损害持续存在,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近中期的随访表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与正常儿童无差别,表明主动脉缩窄有别于其他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术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重视术后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并在术后随访中对相关指标进行长期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