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酸铋的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M.Armand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摇椅式电池”概念以来,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1年,Sony公司成功地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目前,锂离子电池作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储能电源系统,广泛地应用于通讯产品、数码产品、混合电动汽车等领域。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动汽车和航天航空业的发展,需要开发能量更高、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的锂离子电池。而随着钴资源的逐步枯竭,现今唯一真正工业化的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前景堪忧。因此,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正积极地开发新型电极材料以满足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求。由于正极材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电池的成本、能量、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所以正极是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酸铋(BiFeO3),详细考察了BiFeO3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重点采用基于同步辐射的原位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近边吸收谱学(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XANES)技术研究了电池的构效关系,并成功地对BiFeO3进行了掺杂改性。   在制备BiFeO3材料的过程中,作者尝试了高能球磨法、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在用高能球磨法和共沉淀法制备BiFeO3时,采用了先进的原位高温设备对前驱体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的物相组成进行了跟踪,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并为之后的掺杂实验奠定了基础。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FeO3时,研究了不同矿化剂及PH条件对产物纯度及形貌的影响,合成了不同粒径的BiFeO3粉体。   在测试电池BiFeO3/Li的电化学性能时,研究了不同电压范围下的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发现当截止电压为0.05V时,电池的容量可高达约1000mAh/g,且循环50次之后仍然有50mAh/g的容量。另外,本文依托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先进的X射线衍射和吸收实验条件,原位研究了电池BiFeO3/Li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变及价态变化信息。原位XANES结果显示,放电过程中Bi3+的价态逐渐被还原为0价而Fe3+的价态保持不变,说明电化学过程中的电荷转移由Bi3+承担。原位XRD结果显示,活性材料BiFeO3的衍射峰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充分证明了锂离子嵌入/脱嵌的机理。当放电到0.05V时,发现有Li2Bi合金生成,循环30次后主要物相变为金属铋,说明锂化BiFeO3的晶格稳定性较差,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分解。   根据电池BiFeO3/Li原位XRD和XANES的结果,本文采用铈(Ce)对BiFeO3的A位进行掺杂,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0.05Bi0.95FeO3。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后电池的平台电压升高,并且循环性能变好。正极
其他文献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天然植物(石斛,魔芋,三七花)中的生物碱及部分有效成分。   本文测定了石斛中鞣质及总生物碱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石斛品种的培育优
茶叶是云南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茶叶产业在云南省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农产品安全标准越来越严格,致使云南省茶叶出口阻力逐年
靶向药物载体在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药物载体可以提高治疗药物在肿瘤处的富集,减少各种药物副作用。纳米尺度的各种新型大分子是一大类受到人们广泛重视的潜
从七十年代开始,学者针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成本较高且成功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开始不断创立设计解释性好的模型来阐释用户对于技术接受与采纳的过程。其中以Davis基于理性行
当顺丰快递小哥给你递上热腾腾的宫保鸡丁加米饭,不用太过惊讶,因为外卖和快递小哥手拉手送餐、送鲜花、送货的故事已经正式开演了。与顺丰在国贸商圈合作一年来,百度外卖在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VPI)绝缘处理技术制造的高压电机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然而VPI树脂主要由国外绝缘厂商供应,国产VPI树脂性能无法满足于少胶绝缘结构大型高压电机对绝缘提出
在微纳米材料研究的领域中,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性质稳定、易于制取等优点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场发射器、电子及发光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关于微
反应型膦酸酯类物质,在聚合物阻燃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含双键的膦酸酯类物质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在生物、农业化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对其合成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合成了两种膦
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由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构成的、尺寸为纳米级的分散体系,常用来合成各种聚合物。多孔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以及许多特
以3-氨基苯硼酸为单体,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在L-半胱氨酸修饰过的金膜表面合成了针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ilm,M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