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合并成为企业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提升竞争实力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目前,合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国际准则只保留公允价值法,但我国结合自身国情仍为账面价值法与公允价值法并存。2014年新版企业准则33号对概念界定及合并程序等方面的说明更为细化。基于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投资者在不违背准则要求的前提下,非常可能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之间进行权衡,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合并方法不同导致会计信息差异明显,在现阶段法规制度和监管条件仍不完善的情形下,管理层很可能出于自身或企业特定的需要而对某种合并方法具有偏好性的选择,合并方法不同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账面价值法下会计信息可靠性高,但因计量基础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会使其对投资者的决策缺乏有用性,甚至具有一定的误导性;相比而言,公允价值法相关性更高、有用性更好,但其准确计量问题亟待解决。在国际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深入了解合并业务,对比分析不同合并方法下的经济后果,可为投资者提供合理决策,更好规范企业合并,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首先,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投资者视角下合并方法经济后果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了解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介绍公允价值法和账面价值法各自的特征和两种合并方法的差异,并对代理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契约理论、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其次,归纳总结现有国情下两种合并方法在中国运用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的数据,提出两种合并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选取2014年和2015年沪深市场中只采用同一控制或只采用非同一控制合并的样本公司,实证检验两种方法下财务指标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据此证明两种方法下合并的经济后果不同。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投资者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更好执行和规范准则,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适应国际准则趋同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