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将面临着知识储备、潜能开发、交友恋爱、就职择业等一系列重大人生课题。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人生阅历单一,自我意识强,情感不稳定等因素,很容易产生挫折,受到伤害,引发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才,也势必影响高校育人的成效。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激烈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研究资料和事实表明,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心理健康是整个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证,是大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保障,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事关重大。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多学科整合研究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详细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目前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国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确定为五个方面: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适当性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允许性标准、心理适应性标准。第二部分,着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进行了认真总结归纳,并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良。经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压力:一是沉重的学习压力;二是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压力;三是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四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给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条件得不到保障。第三部分,着重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原则进行归纳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的指导,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一门集整治、心理等诸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要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基础。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原则:一是实事求是原则;二是服务原则;三是个体和整体结合原则;四是主体原则;五是信任、保密原则。第四部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对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对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健全的自我意识;二是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三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不佳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创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具体策略包括:一是理念创新,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以学生为本,回归实践的教育理念;二是内容创新,培养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方法创新,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提供有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外部环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开展完善的就业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档案制管理,选择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时间,构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机制创新,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