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典籍,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史实记载和考古证明,关于老子其人其书众说纷纭。尽管已有帛书《老子》和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但其思想的形成对世人依然是一个谜。
本文认为,《老子》不仅是“礼乐崩坏”的时代所造就的思想硕果,而且也是夏商周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思想结晶,虽然书中无一字提及《诗》、《书》、《易》等典籍。本文尝试从道、德、辩证思维、意象思维和修道等方面追溯《老子》思想之源,考察《老子》同传统观念、时代思潮的内在思想联系,揭示《老子》对传统所做的“损益”,探究《老子》哲学体系如何形成。
其一,西周尊“天”为至上神,周革殷命乃“天命”也;至春秋时人理性增长而形成“天道’’观念,“天”之神性不断衰落。“礼乐崩坏”之时,战乱之频盈,侵伐之无度,人们不仅生死无保,而且精神惶惶。当此时,《老子》对世界本原进行思考,将自殷周以来形成的天命观加以改造,以“道"取代“天”至上神之位,道从而成为宇宙的绝对存在。作为存在本体与本源的“道”成为安顿现实人生的绝对根基。这真正具有哲学内涵的形而上之“道”是《老子》的首创。《老子》为解决春秋时期主宰的“天道”与自然的“天道”之间的矛盾,不仅把“道”确立为绝对存在,而且把“道”作为宇宙的总规律,即“反者道之动”,并称之为“道法自然”。
其二,《老子》面对“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反思礼乐背后所系之德,认为“礼乐”是虚伪的文饰。《老子》契合其以“道”取代“天”而成为存在本原的哲学体系建构,将自殷周而来的“德’’之内涵“得到天命”改造成“得道”。在《老子》思想中,人的“德”不是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而是“得道”,人若得道便获得了存在的必然性。《老子》亦汲取历史经验和时代观念而推崇不争、含垢、节俭等德行。
其三,《老子》承续《易经》之阴阳辩证思维而创有无相生之本体辩证思维。
其四,《老子》承续《诗》、《易》之意象表达而将此思维表达作为中国哲学思考、描述形而上问题的独特方式。
其五,《老子》将整体辩证思维贯穿到人生修养中,创立“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理论,从而达致人法道的境界。这是《老子》所理解的天人合一。
在梳理以《诗》、《书》、《易》为代表的夏商周传统文化与《左传》、《国语》所反映的春秋时代思潮同《老子》哲学体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没有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滋养,没有春秋战国礼乐崩坏,就不会有《老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