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清末戊戌维新到今天,宪政思想在中国得以普遍传播。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对宪政追求、探索与总结。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在追求学术上成就的同时,也始终狂热的对现实政治存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节。钱端升也是其中之一。他作为宪政学家,关注政府学,重视宪法学,同时致力于把西方政治学中国化。本文将对其宪政思想做探讨,建构的是一位极力追求宪政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形象。钱端升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又深得西方宪证之精髓,追求宪政之路甚值得回味。他以笔论证,又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冀实现中国的民主共和。民国时期,钱端升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受实用主义哲学和西方政治妥协思想的驱使,他提出了与西方民主自由背道而驰的“暂缓立宪论”“新式独裁轮”“一党专制论”。抗日战争前后,随着国家革命及政治形势的变迁,钱端升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实现宪政民主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入到新时期宪政建设中,参与政治协商会议并将自己毕生所学运用到1954年宪法的起草制定过程中。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钱端升这位民国宪政学人为中心,参照他的时评、著作等,将其思想归类整理,并结合理论践行的国情及如梁启超、胡适、梁漱溟、陈之迈、丁文江、蒋廷黻等人的著作,试图“还原”这位宪政学家的历史面貌,探讨其思想的特征、变迁及渊源等。本文除序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钱端升先生的生平及宪政思想的概括,主要是分阶段对其文章及政治活动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讲述了民国时期钱端升宪政思想,详细介绍了钱端升的宪法观、民主观及政党观;第三部分则是对新中国时期钱端升宪政思想的分析,主要从其对《共同纲领》的评价和参与“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得出;第四部分则是在探究钱端升宪政思想的渊源,主要从政治妥协、实用主义哲学及内圣外王之道来阐释;第五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