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宗诚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宗诚(1818—1888),清代学者,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其人生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咸丰八年(1858)四十一岁之前,居乡生活,求学授徒。经历家染疫病,亲人相继离世,太平天国运动,避居柏堂等事件。读书著述,求学乡里前贤;聚徒讲学,授徒馆塾,这是其教育活动的最初形式。第二阶段是咸丰九年(1859)到同治九年(1870),客游吴廷栋、严树森、曾国藩幕府,讲席书院,编著书籍,起草、商订书院章程是这一阶段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十余年间,交友广泛,渐有文名。第三阶段是同治十年(1871)到光绪六年(1880)于直隶枣强为官,清理积案,兴建义仓,赈济救灾,颇有政绩。创办正谊讲舍、敬义书院是这一阶段主要成就,也是其一生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第四阶段是光绪六年(1880)冬归寓安庆直到去世,且有“桐城正脉”之誉。在其子方守彝的帮助下,整理著述,并热心地方公益活动。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一批桐城后学问学门下,其教育活动对桐城派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长期的教育实践,师友的影响,使方宗诚在教育上逐渐形成了以“实学”为核心的教育观。主张“实学实用”,认为实学乃学问之要道,以“明规模、定趋向”为前提,将理学中“明体达用”观作为实学的本质,确立“立实心、敦实行、讲实学、务实用”的实践原则,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实学教育观。古文教学是其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将编著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以选编、节录、评点等方式,编写新的文学选本供生徒学习。在同诸生、师友讲论及书信中,总结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学习路径与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为文”,同时注重“为诗”。方宗诚的古文思想,在古文创作与教学实践中逐渐建构起来。文学本体论上更强调文与道的关系,在文体分类上划分出晰理、纪事、抒情三种,在文章风格上重视“雅驯”。并总结咸丰之前桐城派发展,对诸多名家有点评,肯定了戴名世在桐城派中应有的地位,并将“才、学、识”的观点应用在作者素质论中。他对桐城派文论思想既有承续也有发展。方宗诚为19世纪60至70年代桐城派的发展做出贡献,前承曾国藩,后启张裕钊、吴汝纶,培养桐城本籍作家,传播桐城派理论、壮大桐城派作家队伍和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沟通湘乡派与桐城作家之间联系,曾国藩去世后,他与吴汝纶、张裕钊等构成了19世纪70年代桐城派的中坚力量,枣强的兴教活动,成为桐城派北方兴复活动的开始。他在传统经史范畴内寻求解决时局的对策,难有实效,这也是其局限所在。
其他文献
2010年1月26日,全球领先的文件管理专家--富士施乐举办的2010年文件解决方案展抵达广州.本届展会秉承富士施乐一贯的节能、环保理念,以“色彩·自然”为主题,首次全面系统地
期刊
期刊
“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以下简称数码大奖赛)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创建于2005年,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数码印刷行业同仁的支持下,它同数码印刷行业一同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印度尼西亚印刷工业现状●上世纪7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工业部注册的广布印度尼西亚全境的约l5000家公司中,有大约l700家印刷公司。如今,印度尼西亚有大约27000家印刷公司,而印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