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内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外交两大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周边命运共同体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周边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明晰其内涵及意义、回溯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构建过程中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探寻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中国周边外交的相关研究,而且有助于完善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处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外交两大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周边命运共同体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周边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明晰其内涵及意义、回溯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构建过程中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探寻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中国周边外交的相关研究,而且有助于完善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处理同周边地区关系、深化中国周边地区国际治理的重要构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互利共赢与交流合作,对于促进中国发展、加强中国周边地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在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届中国政府为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一套系列的周边外交思想,开创了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的良好局面,这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新时代的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周边地区的国际合作机制日益成熟完善,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周边地区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这些因素又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然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非一帆风顺,在其构建过程中,仍面临着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原则,搭设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制度框架,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从“发展伙伴关系、加深政治互信”、“加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坚持合作共赢、谋求共同繁荣”、“促进交流合作、塑造身份认同”、“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美丽周边”等方面入手,加深中国同周边国家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
其他文献
人口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异质性或矛盾较大的区域,该效应对于区域间人口流动的影响十分显著,成为深入认识地区人口分布格局特征变化规律的重要环节。缅甸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且其省域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给在缅投资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剖析缅甸省域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首先基于缅甸各省(邦)2005—2017年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环境
工业污水中的氨氮主要是以游离氨和铵盐的形式组成,二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 H和水温,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较高,水温则相反。水中氨氮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有机废物,且干扰因素较多,要准确的测定,就必须掌握工业污水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分析,通过对纳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性质以及前处理、试剂、干扰物等因素的研究比对,找到了消除干扰的方法,提高了氨氮
实行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督学与学校联系、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方式。基于教育督导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对中小学校责任督学的实践经验,以CIPO模型为框架,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探索构建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体系,能为针对性开展督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更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精准指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特征,在中央统筹部署和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下,民族地区实施了多项扶贫工程,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视角看,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中的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定点扶贫、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等社会扶贫工作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未来民族地区进一步开展反贫困工作,
“东盟方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它可以看作是东盟为调整地区间冲突与合作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东盟方式”以不干涉原则为核心,以协商和共识为基本内涵,主要特点是非正式性、弱体制化和非对抗性等。本文试图采用一种长时段的历史视野研究“东盟方式”的发展变迁,通过对东盟历史的大致梳理,可以找出一些与“东盟方式”相关性较大的典型案例,再以这些案例为重点探究“东盟方式”的表现形式、特点和作用。笔者将“东
为研究伊洛河流域内堤防桩号800岸坡填土体稳定性,利用FLAC 3D开展了岸坡填土体的静、动力场特征计算分析。堤防迎水侧水位与岸坡填土体应力、位移为正相关,但岸坡安全系数与之为负相关变化,水位每增长2m,则最大应力、位移分别平均可增长11.4%、12.3%,而安全系数可递减18.3%;填土体应力、位移均从坡顶至坡底为递增。分层压实度对岸坡填土体应力、位移分布影响较小,对安全稳定性稍有促进作用,但效
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各国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挑战。其中,缅甸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缅甸1948年独立后,至今70多年来,内战仍未能平息。期间,缅甸发生了四次军事政变,出台了三部宪法。宪法的废立过程与内容是理解缅甸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结合宪法社会学和宪法解释学的方法,从动机、社会关系和制度三个层面对缅甸三部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