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其中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莫过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给予了我们以众多的启迪。 本文正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定的分析背景,从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出发,探讨其内在的成长与运行机理,比较不同国家(主要是当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劳动关系演进的模式及其特征。继而,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后面分析的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将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界定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及其使用者(包括政府、企业或雇主组织)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其性质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又是一种人身关系;既有横向的平等合作性质,又有纵向的隶属关系。 在明确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内涵与性质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内部及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变化情况,并通过对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的较为详尽的分析,概括了转型期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劳动关系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而以此为依据,就转型期处于变化中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政府、劳动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弥补了学术界在此研究领域上的空白。 由于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处于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各种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与劳资冲突或矛盾,在所难免,在不同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必须对之进行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对我国劳动关系主体(企业或雇主组织、政府和劳动者或工会)的重新定位,借助于博弈的分析方法,论证了作为处理和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有效制度——三方协调机制,在我国是可以形成并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