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民族话语”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we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民族”这一概念始终是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话语在不同时期的流变规律是:二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成长时期,人们对于电影的民族性只有模糊的认识和追求;新兴电影运动期间,左翼影评蓬勃发展,推动了民族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进程,也成为政治话语控制电影批评的开端;建国后,文艺批评在极端的政治导向下畸形发展,除了六十年代稍有闪光之外,电影批评没有更大的进展;直至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民族话语”终于进入了电影艺术本体,不仅探求“民族化”的具体价值,还将触角伸及电影中民族元素在文化结构上的意义,逐渐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建构。民族话语的批评目标也从原来的游离于电影本体之外的社会政治层面,而逐渐进入电影艺术的本体;其关注对象从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功能,深入到作为艺术形式的美学规律,乃至作为文化语境的组成结构;而其前进的动力,则来自社会环境的更替和理论资源的不断更新。
其他文献
介绍了凸起成形的一种新加工方法——底部压缩拉深法。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薄板上凸起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初始板厚、摩擦条件、背压对加工载荷和凸起高度的
为适应按应变增量理论深入分析宽板塑性弯曲变形、研究板材弯曲变薄规律的需要,提出了应变增量中性层的概念,论述了确定应变增量中性层位置的方法,建立了计算应变增量中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