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的优势寄生蜂,在烟蚜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农药对烟蚜茧蜂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并通过PCR-RFLP检测了烟蚜茧蜂体内的共生菌的种类。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烟蚜茧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评估烟田常用杀虫剂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为烟蚜茧蜂的大规模繁殖与释放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10、18、25、28、30℃ 5个温度条件下烟蚜茧蜂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25℃条件下,从卵至羽化所需时间最短,为10-11 d;10℃条件下,烟蚜茧蜂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至38 d。高于10℃低于28℃时,对烟蚜茧蜂雌蜂的生殖力以及羽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温度高于30℃时,烟蚜茧蜂不能完成发育。烟蚜茧蜂的雌雄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下,雌雄比接近2:1。烟蚜茧蜂雌蜂的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高于30℃,烟蚜茧蜂成蜂的寿命不足1 d。大规模人工繁殖和释放该蜂的最佳温度是25℃。通过扫描电镜对烟蚜茧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烟蚜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外部形态相似,均属于鞭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触角多为17节,雄蜂触角多为19节。成蜂触角上共有6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刺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Bohm氏鬃毛、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11只存在于雄蜂触角上。雌、雄蜂感觉器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低温处理14 d、21 d、28 d后,板形感觉器、腔锥形乳突状感觉器均表现畸形,且触角最后两节分节不明显,有愈合成一节的趋势。4℃冷藏28 d对烟蚜茧蜂的产卵量、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并无显著影响,仅显著影响羽化率。因此在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过程中应缩短冷藏时间,以保证田间释放烟蚜茧蜂的种群数量。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浸虫法测定了8种烟田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烟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定虫脒、噻虫嗪和苦参碱对炯蚜茧蜂成蜂有明显的触杀毒性,噻虫嗪、吡虫啉和啶虫脒显著降低了烟蚜茧蜂的羽化率,且这3种杀虫剂处理僵蚜后可导致羽化出的成蜂双翅畸形;而甲维盐、高氯、吡蚜酮和宁南霉素对烟蚜茧蜂成蜂和僵蚜均相对安全,处理1h后成蜂死亡率为0-5.56%,僵蚜羽化率达7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烟蚜综合防治时合理选用农药提供依据。通过PCR-RFLP检测了烟蚜茧蜂体内的共生菌的种类。共采集贵州省11个不同烟区的蚜茧蜂,经鉴定均为烟蚜茧蜂,说明烟蚜茧蜂在烟田中是蚜虫天敌的优势种。对采自贵州11个不同烟区的烟蚜茧蜂样品进行Wolbachia的感染检测,结果表明烟蚜茧蜂体内未感染Wolbachia。通过PCR-RFLP检测了烟蚜茧蜂体内共生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2个科的微生物,分别是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另外一种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us)。研究烟蚜茧蜂体内的共生菌对提高寄生蜂的人工繁育效率、提高烟蚜茧蜂生防潜能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