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移民工程是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完成“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生态移民新村是政府主导规划并建设,用来安置生态移民的村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种非自发形成、历史文化沉积很少的乡村聚落关注较少,对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后重构的活动空间研究较为鲜见。本文以宁夏生态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电话咨询、解译遥感影像、实地调研,运用RS与GPS,确定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位置、基础设施要素位置,以及村民日常活动地点,利用ArcGIS10.2,对移民新村基础设施、村民个人活动地点进行可视化表达,运用改进潜能模型、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村民活动空间的时空分异特征和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心理感受分异。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人居自然环境质量评价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自然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以298个宁夏境内生态移民新村地理位置结合HEI模型结果,探讨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宁夏生态移民新村内部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评价,运用改进潜能模型与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取12个典型案例村,测度生态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以此分析宁夏生态移民村内活动空间适宜性。宁夏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的心理感受评价,以青铜峡市生态移民安置区同乐村、同富村为例,基于“3S”技术、满意度问卷调查对生态移民新村的活动空间进行评价,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村民满意度的因子进行探测与分析,以期为生态移民工程后期建设和活动空间优化提供指导。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生态移民新村宏观布局上看,移民活动空间自然适宜性等级较高,显示出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在安置区选址上遵循了效益最大化原则,48.99%的生态移民村处于高度适宜区。基于宁夏人居环境指数的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宁夏境内不同区域的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的限制性特征,定量揭示宁夏不同地区人居环境自然条件的空间规律性。(2)从生态移民新村村内微观结构上看,案例村的村内基础设施步行可达性程度较好。不同生态移民案例村的步行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其所处沿黄经济区、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等宁夏内部分区位置无关;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形态对步行可达性评价有直接影响,步行可达性评价分值由高到低的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特征依次是点状分布、连续分布、离散分布;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形态遵循一定空间分布规律,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呈点状分布、连续分布、离散分布等状态的村落,其大部分基础设施分别在以质心出发300m范围内、600m范围内、600m以外区域。(3)从生态移民新村村民心理感受上看,案例村中生态移民对新活动空间基本满意。移民年数与活动空间满意度强相关,随着移民年数增加,村民对活动空间的满意度总体趋势呈上升势态且从变化曲线来看,活动空间满意度还在提升中,但明显表现为高—低—高的倒置抛物线特征。本研究把生态移民适应新活动空间的过程划分为“哺乳期”、“断奶期”、“自立期”;不同活动空间满意度人群其活动空间存在空间分异,满意度高值人群活动范围较广,活动空间满意度低值人群活动范围窄。